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主干道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曹武星 [1 ,2 ]
罗飞雄 [2 ]
韩骥 [1 ]
武彩燕 [3 ]
象伟宁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地区; 交通主干道; 景观格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京沪高速公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1404 ;
摘要
交通主干道建设对两侧景观格局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探索其影响机制对道路生态环境评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京沪高速公路(简称G2)为例,利用TM遥感影像,提取出1995、2000、2005和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图。同时,用缓冲区分析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别计算不同时段和地域段G2缓冲带景观数量结构特征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率;并结合相关分析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研究指数变化率与缓冲带距离的关系,据此判断G2对沿线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G2沿线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程度与缓冲带距离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G2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呈现明显的"轴带"规律;(2)G2对沿线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范围比自然生态脆弱区的道路建设更广,2000-2005年为6 km,2005-2010年扩大到9 km;(3)从整体来看,2005-2010年间的景观数量结构特征指数相关系数明显高于2000-2005年间,而景观格局指数相关系数则相反,"轴带"影响存在时间差异性;(4)从不同区域段来看,苏北和苏南段景观动态度相关系数均高于上海段,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域段,"轴带"影响更加显著;(5)通过对比道路沿线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段的相关景观特征指数变化率,并结合缓冲带分析和数量统计方法,较好地评估了交通主干道对沿线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898 / 9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J].
林涛 ;
孙婷婷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43-49
[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J].
张陶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8) :3-9
[3]   基于道路网络特征的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林地景观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 [J].
杨思 ;
孔德良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2) :286-292
[4]   基于核密度估算的路网格局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J].
蔡雪娇 ;
吴志峰 ;
程炯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1) :158-164
[5]   道路对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的影响——以云南省凤庆县为例 [J].
刘世梁 ;
张兆苓 ;
赵清贺 ;
邓丽 ;
董世魁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169-173
[6]   3S技术支持下的公路路域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 [J].
田雷 ;
沈毅 ;
李宗禹 ;
董博昶 ;
魏显威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2) :168-173
[7]   深圳市典型城市化样带建设用地变化过程分析 [J].
汪自书 ;
刘语凡 ;
张文娟 ;
曾辉 .
资源科学, 2009, 31 (05) :794-800
[8]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模式研究 [J].
汪自书 ;
高启辉 ;
刘语凡 ;
曾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4) :437-442
[9]   上海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李铖 ;
李俊祥 ;
李蓉 ;
徐明策 ;
秦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7) :1537-1543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J].
汪自书 ;
刘语凡 ;
魏建兵 ;
曾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2) :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