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台站和MOD16数据的山东省蒸散及潜在蒸散时空变化

被引:14
作者
赵燊 [1 ,2 ]
陈少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MOD16; 蒸散; 潜在蒸散; 气象因子; 时空变化;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分析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利用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及气象站点的蒸发皿观测数据,先对数据精度进行评价,再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尺度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阐释了2000-2014年山东省地表蒸散(ET)及潜在蒸散(PET)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论为:(1)山东省不同区域蒸散分布差异明显,地表植被对ET的月际变化趋势有重要影响;(2)山东省ET及PET年际波动不大,全省ET均值为1529 mm,PET均值为2178 mm,年均ET与PET相对较大的差值说明该省整体相对缺水。(3)ET及PET的时空变化与诸多气象因子相关,其中与降水及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040 / 10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近52a西南地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J].
郎登潇 ;
师嘉褀 ;
郑江坤 ;
廖峰 ;
马星 ;
王文武 ;
陈怡帆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6) :945-954
[2]   基于MOD16的汉江流域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 [J].
张静 ;
任志远 .
地理科学, 2017, 37 (02) :274-282
[3]   黄河上游地区几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 [J].
杜加强 ;
熊珊珊 ;
刘成程 ;
郭杨 ;
舒俭民 ;
张林波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5) :831-840
[4]   山东省1960—2011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研究 [J].
王希 ;
刘兰妹 ;
徐征和 ;
姜丽娟 ;
王秀茹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8) :1371-1377
[5]   基于能量平衡的蒸散遥感估算模型的应用研究 [J].
杨文峰 ;
李星敏 ;
卢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2) :46-52+60
[6]   近20a中亚净初级生产力与实际蒸散发特征分析 [J].
李超凡 ;
罗格平 ;
李均力 ;
范彬彬 ;
韩其飞 ;
白洁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6) :919-927
[7]   遥感蒸散发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J].
冯景泽 ;
王忠静 .
水利学报, 2012, 43 (08) :914-925
[8]   五种潜在蒸散发公式在汉江流域的应用 [J].
张晓琳 ;
熊立华 ;
林琳 ;
龙海峰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2) :229-237
[9]   基于辐射的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J].
左德鹏 ;
徐宗学 ;
程磊 ;
赵芳芳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4) :565-574
[10]   基于遥感技术的两种区域蒸散估算方法的应用比较 [J].
李星敏 ;
杨文峰 ;
卢玲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