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森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对树种分布的影响

被引:89
作者
张忠华 [1 ,2 ]
胡刚 [1 ]
祝介东 [3 ,4 ]
倪健 [2 ,3 ]
机构
[1]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典范对应分析; 喀斯特森林;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半方差函数;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峰丛坡面中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建立的100 m×100m样地的群落学调查数据和基于网格取样的土壤养分数据为基础,采用半方差函数、Kriging空间插值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等方法分析了喀斯特森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树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坡面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10%–80%,变异程度中等。各土壤养分指标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全磷(TP)、全钾(TK)、全镁(TMg)和pH值呈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而有机质(OM)、全钙(TCa)、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TCa的空间变异尺度最小,OM、TP和AK的空间变异尺度较大。土壤TK、TP、TCa、TMg、AP和pH值等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岩石裸露率的降低而逐渐减少,OM则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趋于增加,这表明喀斯特地形因子是造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CCA分析表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显著影响到群落中树种的组成与空间分布,其中TK、TMg、pH值、TCa和OM的影响最为明显,体现了不同植物在土壤资源利用上的生态位分化,这有助于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38 / 104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J]. 刘璐,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王克林,覃文更,谭卫宁.应用生态学报. 2010(07)
[2]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与土壤地形因子的耦合关系 [J].
彭晚霞 ;
宋同清 ;
曾馥平 ;
王克林 ;
傅伟 ;
刘璐 ;
杜虎 ;
鹿士杨 ;
殷庆仓 .
生态学报, 2010, 30 (13) :3472-3481
[3]   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种间分离特征 [J].
张忠华 ;
胡刚 ;
倪健 .
生态学报, 2010, 30 (09) :2235-2245
[4]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空间格局及环境解释 [J].
宋同清 ;
彭晚霞 ;
曾馥平 ;
王克林 ;
覃文更 ;
谭卫宁 ;
刘璐 ;
杜虎 ;
鹿士杨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3) :298-308
[5]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空间变异特征 [J].
吴海勇 ;
曾馥平 ;
宋同清 ;
彭晚霞 ;
黎星辉 ;
欧阳资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5) :1029-1036
[6]   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下土壤C、N、P含量和空间异质性 [J].
胡忠良 ;
潘根兴 ;
李恋卿 ;
杜有新 ;
王新洲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187-4195
[7]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 [J].
刘方 ;
王世杰 ;
罗海波 ;
刘元生 ;
刘鸿雁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055-1062
[8]   不同研究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王淑英 ;
路苹 ;
王建立 ;
杨柳 ;
杨凯 ;
于同泉 .
生态学报, 2008, (10) :4957-4964
[9]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土壤养分与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 [J].
杜峰 ;
梁宗锁 ;
徐学选 ;
张兴昌 ;
山仑 .
生态学报, 2008, (01) :13-22
[10]   桂西北喀斯特洼地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 [J].
张伟 ;
陈洪松 ;
王克林 ;
侯娅 ;
张继光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68-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