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气候格局的环流背景:ENSO态的不确定性分析与再重建

被引:20
作者
谭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近千年; ENSO; 环流背景; 气候格局; 西太副高; 石笋δ18O; 环流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全球增温在最近10余年是否停滞这个问题,引起了包括IPCC的广大气候研究科学共同体的关注.一些作者将停滞归因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动即海气环流的重组,由此对近千年气候变化的环流背景重建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综观对近千年海洋-大气环流变化的分析及其与区域气候格局关系的结论,各家众说纷纭,以致矛盾重重,给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近10年来高精度U-Th定年的石笋氧同位素比值(δ18O)序列为中晚更新世古气候研究提供了较为精确的年代框架,其间中国作者无一例外将中国石笋δ18O作夏季风指标解释,这种解释反映在气候学家的应用和模型中就成了降水要素.但事实是,所有这些记录在低频趋势变化上具有很大的共同性,而多数序列不能被器测降水记录所校准,这样就更增加了中国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研究架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尽早厘清矛盾的由来,并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是当今气候科学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本文在分析证明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环流代用指标:集成中国石笋δ18O序列重建近千年热带太平洋纬向海温梯度即大尺度ENSO态,进而推测现代与中世纪虽然同为暖期,却出现了不同的环流重组,这个推论可以得到更长的末次盛冰期以来记录的支持.换言之,中国石笋δ18O低频趋势大区域一致的归因分析表明,ENSO态从不同时间尺度(从年际到百年以至更长尺度)控制了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而其中重要的环流桥梁是西太副高,即西太副高本身除了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外,还具有更长时间尺度的环流模态.比如,我们可以讨论西太副高在整个全新世即半个岁差的变化.这些讨论也许不仅仅对于古气候,而且对于现代气候研究也不无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7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8 条
[1]   千年时间尺度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宁 ;
张肖剑 ;
靳立亚 .
第四纪研究, 2015, 35 (06) :1425-1436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xygen Isotopes in East Asian Stalagmites and Large-Scal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Modes[J]. JING Yuan-Yuan,LI Shuanglin,WAN Jiang-Hua,LUO Fei-Fei.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4(06)
[3]   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百年冷暖的旱涝格局 [J].
郑景云 ;
郝志新 ;
张学珍 ;
刘浩龙 ;
李明启 ;
葛全胜 .
科学通报, 2014, (30) :2964-2971
[4]   河南鸡冠洞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特征及其环流意义 [J].
赵景耀 ;
杨琰 ;
彭涛 ;
郭延伟 ;
任小凤 ;
张银环 ;
聂旭东 ;
刘肖 ;
李建仓 ;
凌新有 ;
张志钦 .
第四纪研究, 2014, 34 (05) :1106-1116
[5]   3万年来亚洲降水与大气环流变化重建和模拟综述 [J].
廖梦娜 ;
于革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6) :807-814
[6]   最短时间尺度环流效应:单场降水δ18O对复合水汽来源的示踪 [J].
陶涛 ;
谭明 ;
段武辉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3) :615-617
[7]   近20年华南降水季节循环由双峰型向单峰型的转变 [J].
高辉 ;
蒋薇 ;
李维京 .
科学通报, 2013, 58 (15) :1438-1443
[8]   南海西沙过去千年降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孙立广 ;
晏宏 ;
王玉宏 .
科学通报, 2012, (19) :1730-1738
[9]   基于小波变换的北京地区1724~2009年降水量多尺度分析 [J].
郭高轩 ;
辛宝东 ;
朱琳 ;
沈媛媛 ;
陆海燕 ;
许亮 ;
纪轶群 .
水文, 2012, 32 (03) :29-33
[10]   最近500年来福建玉华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及气候意义 [J].
姜修洋 ;
李志忠 ;
李金全 ;
孔兴功 ;
郭允 .
地理科学, 2012, 32 (02) :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