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磷高效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筛选鉴定

被引:7
作者
杜娟 [1 ]
曾亚文 [1 ]
杨树明 [1 ]
普晓英 [1 ]
杨涛 [2 ]
杜威 [1 ]
王雨辰 [1 ]
赵大伟 [1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 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磷高效; 筛选指标; 大穗大粒;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3.06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耐低磷RILs群体培育可为磷高效育种和基因定位提供材料。该试验利用强耐低磷杂交组合合系41×大白稻产生的永久性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设低磷(有效磷6.26mg·kg-1)胁迫和非低磷(有效磷40mg·kg-1)胁迫两种处理,全生育期测定了相关的耐低磷形态性状,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RILs群体耐低磷筛选指标以筛选优良株系。结果表明:(1)12个主要农艺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耐低磷性状发生了明显的重组和分离,说明利用重组近交系可以筛选并培育出强耐低磷的水稻品系。重组近交系是水稻耐低磷特性进行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2)6个相对性状:株穗产量、地上干物质量、实粒数、有效穗、剑叶长、穗长,综合评价RIL群体各株系的耐低磷强弱;(3)在RILs群体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5个大穗、大粒的耐低磷株系,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陈温福等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The 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op genetic resources in the Lancang River Valley.[J].Zeng Yawen;Wang Jianjun;Yang Zongyi;Shen Shiquan;Wu Lihua;Chen Xiaoyan;Meng Jingui.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1, 3
[3]   云南粳稻耐低磷特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J].
杜娟 ;
曾亚文 ;
杨树明 ;
普晓英 ;
杨涛 ;
周国华 ;
崔虹 .
生态环境, 2007, (03) :920-925
[4]   云南稻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 [J].
杜娟 ;
曾亚文 ;
张云孙 ;
普晓英 ;
杨树明 ;
杨晓娟 ;
邰丽梅 ;
郭云周 .
生态环境, 2007, (01) :135-139
[5]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谷粒型和粒重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J].
郭咏梅 ;
穆平 ;
刘家富 ;
李自超 ;
卢义宣 .
作物学报, 2007, (01) :50-56
[6]   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生态差异 [J].
曾亚文 ;
李绅崇 ;
普晓英 ;
杜娟 ;
杨树明 ;
刘昆 .
生态环境, 2006, (02) :345-349
[7]   辽宁水稻穗型指数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树林 ;
张文忠 ;
马殿荣 ;
刘丽霞 ;
周淑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9) :1926-1930
[8]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J].
韩龙植 ;
乔永利 ;
张三元 ;
曹桂兰 ;
叶昌荣 ;
徐福荣 ;
戴陆园 ;
芮钟斗 ;
高熙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6) :1080-1087
[9]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J].
曾亚文 ;
申时全 ;
汪禄祥 ;
刘家富 ;
普晓英 ;
杜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2) :127-131
[10]   水稻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J].
刘亚 ;
李自超 ;
米国华 ;
张洪亮 ;
穆平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5, (02) :2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