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漠河韧性剪切带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16
作者
武广 [1 ]
范传闻 [2 ]
李忠权 [3 ]
糜梅 [1 ]
刘军 [1 ]
朱明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3]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漠河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白云母; 40Ar-39Ar年龄; 上黑龙江盆地;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漠河韧性剪切带位于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盆地内。作者对该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白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法测定年龄工作,获得了(120.6±1.1)Ma的坪年龄和(121.7±1.5)Ma的39Ar/36Ar-40Ar/39Ar等时线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韧性剪切带特征,笔者认为漠河韧性剪切带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造山过程有关,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或后碰撞期间。早白垩世期间,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进入后碰撞阶段,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运动,使位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的中国东北地区,乃至华北北部发生了向东的挤出、逃逸,辽西、冀北、冀西北和京西地区的晚中生代右行走滑和逆冲、推覆构造是蒙古-鄂霍茨克中生代造山过程的远程效应。因此,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造山过程对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中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黑龙江盆地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武广 ;
孙丰月 ;
朱群 ;
李之彤 ;
丁清峰 ;
李广远 ;
庞庆帮 ;
王宏博 .
矿床地质, 2006, (03) :215-230
[2]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格局及其地质意义 [J].
张长厚 ;
张勇 ;
李海龙 ;
吴淦国 ;
王根厚 ;
徐德斌 ;
肖伟峰 ;
戴凛 .
地学前缘, 2006, (02) :165-183
[3]   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武广 ;
孙丰月 ;
赵财胜 ;
李之彤 ;
赵爱琳 ;
庞庆帮 ;
李广远 .
科学通报, 2005, (20) :96-106
[4]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 [J].
李锦轶 ;
莫申国 ;
和政军 ;
孙桂华 ;
陈文 .
地学前缘, 2004, (03) :157-168
[5]   漠河前陆盆地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区分析 [J].
和政军 ;
李锦轶 ;
莫申国 ;
A.A.Soroki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219-1226
[6]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J].
张长厚 ;
王根厚 ;
王果胜 ;
吴正文 ;
张路锁 ;
孙卫华 .
地质学报, 2002, (01) :64-76
[7]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 [J].
张长厚 ;
宋鸿林 ;
王根厚 ;
颜丹平 ;
孙卫华 .
地球科学, 2001, (05) :464-472
[8]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J].
杨庚 ;
柴育成 ;
吴正文 .
地质学报, 2001, (03) :322-332
[9]   燕山带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与板块构造背景问题 [J].
郑亚东 ;
G.A.Davis ;
王琮 ;
B.J.Darby ;
张长厚 .
地质学报, 2000, (04) :28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