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动态研究——基于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峰 [1 ]
胡剑波 [2 ]
机构
[1]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2]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 影响因素; 非竞争型I-O模型; LMDI模型;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21.11.010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在开放条件下,根据Kaya恒等式,运用非竞争型I-O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考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对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贡献值与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除2015—2017年外,规模效应和总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强度效应的贡献值为负,而结构效应的影响不是单一方向的;规模效应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从28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产业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而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近年来,越来越多产业部门总效应的贡献值为负;在不同时间段,产业部门三种效应的贡献率及其排名变化较大。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强度效应以及总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规模效应的贡献率始终位居前列。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金砖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及驱动因素——基于Tapio脱钩和LMDI模型的分析 [J].
王杰 ;
李治国 ;
谷继建 .
世界地理研究, 2021, 30 (03) :501-508
[2]   普惠金融发展可以减少中国碳排放吗?——基于LMDI分解法的时间序列分析 [J].
陈啸 ;
薛英岚 .
财经问题研究, 2021, (05) :59-66
[3]   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结构因素解析 [J].
田华征 ;
马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3) :639-653
[4]   中国碳减排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挑战——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 [J].
杨莉莎 ;
朱俊鹏 ;
贾智杰 .
经济研究, 2019, 54 (11) :118-132
[5]   基于IPAT-LMDI扩展模型的日本家庭碳排放因素分析及启示 [J].
胡振 ;
何晶晶 ;
王玥 .
资源科学, 2018, 40 (09) :1831-1842
[6]   陕西省工业行业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工业品贸易隐含碳视角 [J].
张根能 ;
张珩月 ;
董伟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 (13) :53-58
[7]   基于LMDI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以陕西省为例 [J].
赵选民 ;
卞腾锐 .
经济问题, 2015, (02) :35-39
[8]   云南省生产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J].
杨红娟 ;
李明云 ;
刘红琴 .
经济问题, 2014, (02) :125-129
[10]   产业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Divisia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查建平 ;
唐方方 ;
傅浩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5) :88-9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