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柴达木北缘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的变质变形演化
被引:10
作者: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于胜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柴达木北缘;
鱼卡-落凤坡;
变质变形演化;
榴辉岩-片麻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子石核部,矿物组合为Ep+Pl+Amp,并局部显示出S形或反S形分布的特征,反映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变形组构以不对称的旋转应变为特征。②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子石定向分布为特征,构成榴辉岩相条件下的面理和拉伸线理。缺乏明显的不对称组构,显示榴辉岩相的变形作用以共轴变形为特征。③后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定向分布为特征,其变形组构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和围岩中,与区域上占主导地位的片麻岩中角闪岩相的变形构造一致,与榴辉岩的折返作用有关。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演化代表了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从俯冲到折返的构造热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1468 / 14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南阿尔金—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进展、问题及挑战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CGMattinson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526-545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J].
陈丹玲
;
孙勇
;
刘良
.
地学前缘,
2007, (01)
:108-1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柴北缘鱼卡榴辉岩的pT演化历史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杨经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4)
:245-254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柴北缘西段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榴辉岩与围岩原地关系的证据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杨经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825-834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花岗质片麻岩超高压变质
[J].
刘良
;
孙勇
;
罗金海
;
王焰
;
陈丹玲
;
张安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84-1192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安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6]
阿尔金发现超高压(>3.8GPa)石榴二辉橄榄岩
[J].
刘良
;
孙勇
;
车自成
;
罗金海
;
陈丹玲
;
王焰
;
张安达
;
陈亮
;
肖培喜
;
王永合
.
科学通报,
2002, (09)
:657-662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孙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车自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罗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陈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王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张安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陈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肖培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王永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系
[7]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和锡铁山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环带对比及地质意义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戚学祥
.
地质通报,
2002, (03)
:123-129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戚学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8]
阿尔金榴辉岩中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
[J].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孟繁聪
;
宋述光
;
李海兵
;
史仁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03)
:231-234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宋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J].
杨经绥
;
宋述光
;
许志琴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李海兵
;
万渝生
;
刘焰
;
邱海峻
;
刘福来
;
Shigenori Maruyama
.
地质学报,
2001, (02)
:175-17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万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刘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邱海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Shigenori Maruyam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地球行星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日本
[10]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J].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张泽明
;
陈文
;
李海兵
.
地球化学,
2000, (03)
:217-222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陈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