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东北部地区15号煤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尹帅 [1 ]
单钰铭 [1 ]
王磊 [1 ]
赵军辉 [2 ]
郑莲慧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薄片; 电镜; 压汞; 分形; 拐点; 力学; 沁水盆地;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13.04.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沁水盆地东北部地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储层宏观、薄片、电镜、压汞、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其煤类指示的煤相可形成良好煤储层,V/(I镜质体/惰质体)值高,在深度、厚度、有效孔隙度、构造特征等方面均达到了Ⅰ类煤储层的评价标准,利于煤层气开发.但割理多被脉状方解石充填,孔喉配置为微孔-微喉型,这些因素不利于煤层气开发.孔径(半径)分形下限为36nm,D在2.9~3之间,煤层气相对易解吸.三次拟合后以0.57μm为拐点,随孔径减小,拐点左侧分形特征有变差的趋势,拐点右侧有变好的趋势,在纳微孔级别,变化趋势加大.在实验室模拟地层条件下煤样各力学参数与顶底板和沁南进行了对比,表明煤储层力学性能与顶底板差异明显,压裂裂缝会延入顶底板,但压裂裂缝宽度要比沁南煤层的小,压裂裂缝高度也比沁南煤层略小,因此压裂裂缝相对较容易控制在煤层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沁南3#煤与15#煤显微煤岩组分对微裂隙的控制研究 [J].
刘浩 ;
黄文辉 ;
敖卫华 ;
陆小霞 ;
刘素平 ;
罗金玲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4) :75-81
[2]   沁水盆地南部15号煤层顶板灰岩特征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 [J].
陆小霞 ;
黄文辉 ;
唐修义 ;
敖卫华 ;
张守仁 ;
刘素平 ;
贾颐昆 ;
刘浩 .
现代地质, 2012, 26 (03) :518-526
[3]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构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J].
梁宏斌 ;
张璐 ;
刘建军 ;
张鹏豹 ;
刘莉薇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1) :1-9
[4]   河南胡襄矿区深部煤层地质特征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J].
张连强 ;
杨义栋 .
地质与资源, 2011, 20 (06) :469-472
[5]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评价工作及其成效——以郑庄—樊庄区块为例 [J].
孟庆春 ;
张永平 ;
郭希波 ;
孙以剑 ;
张俊杰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14-17+118
[6]   沁水盆地煤岩力学特征及其压裂裂缝的控制 [J].
冯晴 ;
吴财芳 ;
雷波 .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3) :100-103
[7]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J].
安士凯 ;
桑树勋 ;
李仰民 ;
李梦溪 ;
刘会虎 ;
张建国 ;
李军军 .
中国煤炭地质, 2011, 23 (02) :17-21
[8]   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扩散机制 [J].
张小东 ;
刘炎昊 ;
桑树勋 ;
刘浩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 40 (01) :43-48
[9]   煤层气储层类型及配套钻井方案概述 [J].
张洪 ;
何爱国 ;
覃成锦 .
中外能源, 2010, (11) :50-52
[10]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渗透性与地应力之间关系和控制机理 [J].
孟召平 ;
田永东 ;
李国富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10) :1142-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