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来源及其对寄主岩岩浆过程的制约:以莒南和鹤壁为例

被引:9
作者
肖燕 [1 ,2 ]
张宏福 [1 ]
范蔚茗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单斜辉石巨晶; 碱性玄武岩; 底侵作用; 岩石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明显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有Al-普通辉石和次透辉石两类;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只有Al-普通辉石。新生代单斜辉石SiO2含量高、REE配分型式为上凸型、LILE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高,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而中生代单斜辉石SiO2含量低、REE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LILE和部分HFSE以及放射性元素含量低,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稍富集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巨晶的结构、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Mg-Fe在熔体与单斜辉石间的分配状况皆说明,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高压下结晶的,因此二者是同源的;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是被寄主岩浆偶然捕获的捕虏晶,是不同源的。华北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于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中,它们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说明即使是碱性玄武岩也不能完全代表软流圈来源的原始岩浆,其在上升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同位素组成富集的物质的混入。同时,拉斑玄武岩不是碱性玄武质岩浆直接结晶分异的产物,亦不是完全由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造成的。拉斑玄武岩中存在岩石圈地幔物质的贡献或是岩浆房内碱性玄武质岩浆受地壳混染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6+193 +1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青岛地区晚白垩世基性脉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成分特征及其温压条件 [J].
张瑾 ;
张宏福 .
岩石学报, 2007, (05) :1133-1140
[2]   内蒙古集宁新生代玄武岩的K-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J].
张文慧 ;
韩宝福 .
岩石学报, 2006, (06) :1597-1607
[3]   内蒙古集宁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和巨晶的发现及意义 [J].
杜蔚 ;
韩宝福 ;
张文慧 ;
刘志强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1) :13-24
[4]   内蒙古集宁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源区特征: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J].
张文慧 ;
韩宝福 ;
杜蔚 ;
刘志强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69-1582
[5]   胶州大西庄晚中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 [J].
闫峻 ;
陈江峰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9-13+20
[6]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及其中幔源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J].
闫峻 ;
陈江峰 ;
谢智 ;
高天山 ;
K.A.Foland ;
张希道 ;
刘明伟 .
岩石学报, 2005, (01) :101-114
[7]   雷州英峰岭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地球化学和地幔交代作用 [J].
于津海 ;
O'Reilly Y S ;
周新民 .
岩石学报, 2003, (04) :637-649
[8]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J].
闫峻 ;
陈江峰 ;
谢智 ;
周泰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70-1574
[9]   辽西中生代晚期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来自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的证据 [J].
王冬艳 ;
许文良 ;
冯宏 ;
林景仟 ;
郑常青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319-324
[10]   中国东部几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兼论幔源包体的成因 [J].
李天福 ;
马鸿文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1)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