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69
作者
柴守玺 [1 ]
杨长刚 [1 ]
张淑芳 [2 ]
陈恒洪 [3 ]
常磊 [1 ]
机构
[1]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省临夏州气象局
[3] 甘肃国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覆膜种植冬麦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和增产效果,在2008—2009和2009—2010年生长季,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3种覆膜方式(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垄膜沟播)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前期覆膜处理0~2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在2个生长季分别较CK高2.3%和1.7%,而在孕穗期至成熟期分别较CK低14.7%和7.6%。地膜覆盖可显著改善0~20 cm土壤墒情,但拔节后20~90 cm土层以及全生育期90~200 cm土层含水量普遍低于CK;2个生长季收获期0~2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覆膜处理较CK分别低64.7 mm和47.0 mm。在2个生长季中,覆膜处理平均耗水量分别较CK多64.6 mm和77.2 mm。2个生长季夏季休闲后,覆膜处理在秋播时0~200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CK高29.8 mm和22.8 mm,显然,覆膜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快速恢复。2个生长季覆膜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较CK高49.4%和53.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8%和14.3%。在3种覆膜处理中,虽然全膜穴播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入同产出效益角度考虑,则以全膜覆土穴播最优。因此认为,全膜覆土穴播是一种高产高效、操作简单、适宜于半干旱区推广应用的冬小麦种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J]. 范颖丹,柴守玺,程宏波,陈玉章,杨长刚,黄彩霞,常磊,逄蕾.应用生态学报. 2013(11)
[2]   半湿润偏旱区沟垄覆盖种植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韩娟 ;
廖允成 ;
贾志宽 ;
韩清芳 ;
丁瑞霞 .
作物学报, 2014, 40 (01) :101-109
[3]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 [J].
王红丽 ;
张绪成 ;
宋尚有 ;
马一凡 ;
于显枫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05) :917-926
[4]   渭北旱塬不同施肥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薛澄 ;
王朝辉 ;
李富翠 ;
赵护兵 ;
周玲 ;
李小涵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21) :4395-4405
[5]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王红丽 ;
张绪成 ;
宋尚有 ;
马一凡 ;
于显枫 ;
柳燕兰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10) :2609-2614
[6]   干旱年份地膜覆盖模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J].
张淑芳 ;
柴守玺 ;
蔺艳春 ;
常磊 ;
杨长刚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368-374
[7]   不同沟垄覆盖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儒 ;
崔荣美 ;
贾志宽 ;
韩清芳 ;
路文涛 ;
侯贤清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6) :3312-3322
[8]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玉米田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 [J].
王红丽 ;
张绪成 ;
宋尚有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08) :825-833
[9]   不同材料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J].
王敏 ;
王海霞 ;
韩清芳 ;
李荣 ;
张睿 ;
贾志宽 ;
杨宝平 .
作物学报, 2011, 37 (07) :1249-1258
[10]   冬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 [J].
张淑芳 ;
柴守玺 ;
蔺艳春 ;
常磊 ;
卢晓花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6 (02)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