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证据

被引:25
作者
李小波 [1 ,2 ]
王保弟 [2 ]
刘函 [2 ]
王立全 [2 ]
陈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高镁安山岩; 俯冲沉积物熔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2 [侏罗纪(系)]; P588.1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01 ;
摘要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安山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的Mg O、Mg#值,低的TFe O/Mg O值(小于1.5);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锆石εHf(t)值为较均一的负值(εHf(t)=-8.5-6.7)。研究表明,达如错高镁安山岩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在俯冲消减背景下,由俯冲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形成于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的构造环境。由此认为,晚侏罗世接奴群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消减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拉萨地块北部~90Ma斑岩型矿床年代学及成矿地质背景 [J].
王保弟 ;
许继峰 ;
刘保民 ;
陈建林 ;
王立全 ;
郭琳 ;
王冬兵 ;
张万平 .
地质学报, 2013, 87 (01) :71-80
[2]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中特提斯洋盆的双向俯冲:来自岛弧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J].
杜德道 ;
曲晓明 ;
王根厚 ;
辛洪波 ;
刘治博 .
岩石学报, 2011, 27 (07) :1993-2002
[3]   西藏安多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 SHRIMP年龄 [J].
孙立新 ;
白志达 ;
徐德斌 ;
李怀坤 ;
宋彪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1, 34 (01) :10-15
[4]   高镁安山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唐功建 ;
王强 .
岩石学报, 2010, 26 (08) :2495-2512
[5]   西藏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的打开时间:镁铁质蛇绿岩地球化学与锆石U-Pb LAICPMS定年结果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赵元艺 ;
王瑞江 ;
樊兴涛 .
地学前缘, 2010, 17 (03) :53-63
[6]   西藏西部与班公湖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曲晓明 ;
王瑞江 ;
辛洪波 ;
赵元艺 ;
樊兴涛 .
地球化学, 2009, 38 (06) :523-535
[7]   藏东丁青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锆石SIMS U-Pb定年及其意义 [J].
强巴扎西 ;
谢尧武 ;
吴彦旺 ;
解超明 ;
李秋立 ;
邱军强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253-1258
[8]   拉萨地块北部白垩纪多尼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形成的构造环境 [J].
康志强 ;
许继峰 ;
王保弟 ;
董彦辉 ;
王树庆 ;
陈建林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1) :89-104
[9]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王立全 ;
莫宣学 ;
赵志丹 ;
周长勇 ;
廖忠礼 ;
董国臣 ;
袁四化 .
地质通报, 2008, (04) :458-468
[10]   西藏冈底斯带措勤地区则弄群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格架及构造意义 [J].
朱弟成 ;
莫宣学 ;
赵志丹 ;
许继峰 ;
周长勇 ;
孙晨光 ;
王立全 ;
陈海红 ;
董国臣 ;
周肃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4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