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茶多酚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林新
牛智有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绿茶; 茶多酚; 定量分析模型; 优化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采用NIR Systems6500和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仪分别对158份绿茶未粉碎品和粉碎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改进偏最小二乘3种校正方法,并对原始光谱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建立了绿茶茶多酚定标模型,利用目标函数法对模型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的最优模型适用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为:利用NIR Systems6500型近红外仪对绿茶粉碎样品扫描的光谱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定标,在标准正常化+趋势变化散射处理、二阶导数处理(取点间隔为1)、平滑处理取点间隔为4和二次平滑处理取点间隔为8组合的光谱预处理下建立的模型最优,其目标函数值为95.74%,验证相对标准差(RSD)为4.52%,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52%。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能够综合考察不同的校正方法和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影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能够实现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定量检测,所建立的最优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和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近红外技术在茶叶快速无损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J].
胡茶根 ;
赵红霞 ;
边文亮 .
食品科学, 2007, (10) :638-641
[2]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杉木力学性质 [J].
虞华强 ;
赵荣军 ;
傅峰 ;
费本华 ;
江泽慧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5) :149-154
[3]   苹果中糖酸度的CCD近红外光谱分析 [J].
董一威 ;
籍保平 ;
史波林 ;
朱大洲 ;
屠振华 ;
汪群杰 .
食品科学, 2007, (08) :376-380
[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蔬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谢丽娟 ;
应义斌 ;
于海燕 ;
傅霞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06) :1131-1135
[5]   鱼粉中氨基酸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J].
牛智有 ;
韩鲁佳 .
农业机械学报, 2007, (05) :114-117
[6]   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 [J].
萧力争 ;
刘仲华 ;
胡祥文 ;
龚志华 ;
肖文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13-216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茶叶上应用研究 [J].
韩立苹 ;
须海荣 ;
倪君 .
茶叶, 2007, (01) :4-7
[8]   西瓜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J].
张帆 ;
王倩 ;
马智宏 ;
许勇 ;
何洪巨 .
食品科学, 2007, (01) :258-261
[9]   用近红外光谱鉴别杨梅品种的研究 [J].
何勇 ;
李晓丽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6, (03) :192-194+212
[10]   水稻糙米粗蛋白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优化研究 [J].
李君霞 ;
闵顺耕 ;
张洪亮 ;
严衍录 ;
罗长兵 ;
李自超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 (05) :83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