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MS分析无锡绿茶香气成分

被引:11
作者
李明
曾茜
孙培冬
曹光群
机构
[1] 江南大学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关键词
无锡毫茶; 太湖翠竹;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
D O 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5.03.008
中图分类号
O657.63 [质谱分析]; TS272.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090203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分析无锡毫茶与太湖翠竹两种典型无锡绿茶的香气成分,分别检测出74和56种化合物,各占总峰面积的98.59%和98.51%。醇类、醛类、烷烃、酯类、羧酸和酮类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但在两个品种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无锡毫茶中的醛类、酮类、羧酸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太湖翠竹,而醇类、酯类、烃类化合物含量均低于太湖翠竹。两个绿茶品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戊醇、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己醛、刺柏烯等16种化合物,它们能提供清香、花香与果香,是无锡绿茶香气的主要贡献者。研究还表明,前处理采用HS—SPME法比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更真实体现茶叶原有的香气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无锡毫茶”中的香气成分 [J].
曾茜 ;
曹光群 ;
李明 ;
杨成 .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33 (10) :1136-1141
[2]   Volatile profile analysis and quality prediction of Longjing tea(Camellia sinensis) by HS-SPME/GC-MS [J].
Jie LIN Yi DAI Yanan GUO Hairong XU Xiaochang WANG Institute of Tea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2, (12) :972-980
[3]   HS-SPME法结合GC-MS分析崂山绿茶的香气成分 [J].
兰欣 ;
汪东风 ;
张莉 ;
赵纪合 .
食品与机械, 2012, 28 (05) :96-101
[4]   气相色谱-质谱法中4种不同捕集方式对茶叶香气成分测定的影响 [J].
赵玥 ;
肖成杰 ;
蔡宝国 ;
李琼 ;
崔俭杰 .
食品科学 , 2011, (16) :283-289
[5]   甜玉米籽粒及其芯风味成分分析 [J].
赵阳阳 ;
林海伟 ;
欧仕益 .
食品与机械, 2011, 27 (01) :52-55
[6]   普洱熟茶和生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分析 [J].
洪涛 ;
黄遵锡 ;
李俊俊 ;
唐湘华 ;
慕跃林 ;
许波 .
茶叶科学, 2010, 30 (05) :336-342
[7]  
Potential Anti-cancer Activity of Furanodiene[J]. Zhen-zhen Ba,Yan-ping Zheng,Hui Zhang,Xiu-yan Sun,Dong-hai Li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09(02)
[8]   柱吸附法和SDE法提取茶叶香气的研究 [J].
李拥军 ;
施兆鹏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295-299
[9]   绿茶香气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J].
朱旗 ;
施兆鹏 ;
任春梅 .
茶叶科学, 2001, (01) :38-43
[10]   “无锡毫茶”香气的分析与鉴定 [J].
汤坚 ;
袁身淑 ;
王林祥 ;
刘杨岷 ;
蔡加强 ;
杨壮波 .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1989, (02)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