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混菌发酵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86
作者
徐颖宣
徐尔尼
冯乃宪
幸峰
机构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生物; 混菌发酵;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很多重要的生化反应过程仅靠单株微生物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2种或多种微生物共同培养来完成,即混菌培养或称为混菌发酵。文中综述了混菌发酵的优点,并简单介绍了微生物混菌发酵在食品、代谢物转化、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乙醇发酵的新方法 [J].
钱名宇 ;
张晶 ;
刘继开 ;
杨秀山 .
太阳能学报, 2006, (06) :618-622
[2]   纳豆混合发酵技术研究 [J].
黄占旺 ;
上官新晨 ;
程军辉 ;
吴垂双 ;
万飞 .
中国食品学报, 2005, (04) :70-73
[3]   利用木薯渣进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发酵工艺研究 [J].
林捷 ;
谭兆赞 ;
罗伟诚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6) :26-29
[4]   多菌种混合乳酸菌发酵酸豆奶工艺研制 [J].
朱玉昌 ;
周大寨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5) :83-85
[5]   多菌种发酵是提高酱油、食醋质量的重要途径 [J].
林祖申 .
中国酿造, 2005, (06) :1-5
[6]   L-山梨糖流加发酵高效生产2-酮基-L-古龙酸 [J].
路新利 ;
马珦玻 ;
赵士豪 ;
李宝库 ;
郭会灿 ;
魏志文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 (03) :33-36
[7]   混合发酵与纯种发酵 [J].
赵德安 .
中国调味品, 2005, (03) :3-8
[8]   污染控制中混合菌的研究 [J].
王国惠 .
环境技术, 2004, (04) :39-42
[9]   双菌固态发酵处理餐厨垃圾 [J].
邬苏焕 ;
宋兴福 ;
刘够生 ;
于建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05) :63-68
[10]   多元混菌发酵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J].
涂璇 ;
薛泉宏 ;
司美茹 ;
龚明福 .
工业微生物, 2004,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