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提液效果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机理——以胜坨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例

被引:13
作者
张超 [1 ]
郑川江 [2 ,3 ]
肖武 [1 ]
王滨 [1 ]
刘宽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提液效果; 层间非均质性; 水驱波及效率; 驱替速度; 胜坨二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5.021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油井提液已成为改善开发效果、实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非均质油藏特高含水期提液水驱油机理的特殊性,以胜坨二区沙二段74—81为实验模拟单元,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特高含水期提液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层提液水驱初期的含水率先降低再升高,且上升趋势变缓,能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但不能仅靠增大水驱压差来提高采出程度;对于多层提液水驱,常规水驱时层间非均质性越强,低渗透层受高渗透层的干扰越严重,难以建立有效的驱动压差,从而导致采收率低,相反,渗透率级差越低,其采收率越高。提液能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其效果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提液幅度及注入量的影响。对于提液水驱,提高水驱压差能够提高高渗透层的水驱波及效率,改善低渗透层原油的动用情况;同时,驱替速度与剥蚀速度的平衡也关系到提液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117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应用CT扫描技术研究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 [J].
吕伟峰 ;
冷振鹏 ;
张祖波 ;
马德胜 ;
刘庆杰 ;
吴康云 ;
李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2) :87-90+117
[2]   埕岛油田中高含水期综合调整对策研究 [J].
唐晓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90-93+117
[3]   裂缝性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J].
郭小美 ;
孙雷 ;
周涌沂 ;
潘毅 ;
董卫军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3) :109-111+141
[4]   提液井合理井底流动压力的确定 [J].
冯其红 ;
石飞 ;
王守磊 ;
李春英 ;
刘果 ;
陶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3) :74-76+89+116
[5]   特高含水深度开发阶段调整挖潜技术政策界限——以胜坨油田坨28断块沙二段7—8单元为例 [J].
李春英 ;
吴晓东 ;
李淑霞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6) :97-100+117
[6]   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影响驱油效率因素 [J].
王瑞飞 ;
孙卫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1) :93-97
[7]   埕岛油田馆陶组提液时机及技术界限研究——以埕北11井区为例 [J].
任允鹏 ;
李秀生 ;
吴晓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91-93+117
[8]   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J].
苏娜 ;
黄健全 ;
韩国辉 ;
于春生 .
断块油气田, 2007, (06) :50-51+92
[9]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 [J].
陈霆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4) :72-75+116
[10]   苏北盆地陈堡油田微观水驱油机理及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J].
刘柏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