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司法解释起草中的重大争议问题

被引:69
作者
高圣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越权代表; 公司担保; 金融担保创新; 独立保证; 混合共同担保;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越权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非经公司追认,担保合同对公司不生效力,传统法关于越权代表的相关规则并不适用于法定代表人越权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情形。金融担保创新中属于人的担保的,应基于契约自由的原则,肯定创新模式的效力;属于物的担保的,在物权法定主义之下,不应承认其产生担保物权的效力,但应肯定相关合同具有债法上的效力。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应当承认保证人与物上保证人之间的求偿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4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31]  
公司越权担保效力之理论与实证分析[J]. 詹巍,杨密密.金融法苑. 2011(02)
[32]   论《公司法》第16条的理解与适用 以公司担保债权人的审查义务为中心 [J].
华德波 .
法律适用, 2011, (03) :33-36
[33]   再论担保之竞合 [J].
郑冠宇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5) :34-39
[34]   我国权利质权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J].
蓝蓝 ;
吕凯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3) :272-275
[35]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效力的司法认定 [J].
徐子良 .
人民司法, 2009, (14) :81-84
[36]   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体系定位与制度完善 [J].
高圣平 ;
严之 .
当代法学, 2009, 23 (04) :48-55
[37]   《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适用中的三个重要问题 [J].
王保民 .
社科纵横, 2009, 24 (06) :87-89
[40]   《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下) [J].
刘贵祥 .
法律适用, 2007, (09)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