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小麦新品种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杨晓艳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关联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结合稳定性分析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对1984~1986年在江苏淮南麦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鉴定的10个小麦品种进行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排序和综合决策值排序所获得的综合评估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合稳定性分析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法综合评估了品种的产量潜力、稳定性及其适应种植的地区。扬麦5号在不同生态环境的试点上种植均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扬州试点的生态效应最适宜小麦综合性状的发育,是江苏淮南地区小麦产量育种的适宜场所。还讨论了关联度分析和多目标决策在遗传育种其它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麦产量趋势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 [J].
李临颍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1) :34-37
[2]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J].
俞世蓉 ;
吴兆苏 ;
夏中华 ;
杨竹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1-10
[3]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
孙其信 ;
王士芸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22-27
[4]   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产量响应和稳定性参数间的相关 [J].
杨竹平 ;
吴兆苏 .
种子, 1988, (06) :9-12
[5]   长江下游地区选育和鉴定广泛适应性小麦品种的地点的探讨 [J].
杨竹平 ;
吴兆苏 .
种子, 1988, (05) :33-37
[6]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研究 [J].
杨竹平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11-16
[7]   江苏淮南地区7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的演变 [J].
俞世蓉 ;
吴兆苏 ;
杨竹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4) :15-21
[8]   模糊综合评判在审定小麦品种中的应用 [J].
林先明 .
湖北农业科学, 1986, (01) :13-17+10
[9]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J].
姜文候 ;
吴兆苏 .
作物学报, 1983, (04) :233-240
[10]   灰色系统综述 [J].
邓聚龙 .
世界科学, 1983, (0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