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川中地区磨溪气田嘉二段砂屑云岩储集层成因
被引:23
作者:

谭秀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唐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来源:
关键词:
滩相碳酸盐岩;
砂屑云岩;
储集空间;
原生粒间孔;
成因机制;
嘉陵江组;
磨溪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段二亚段C层(T1j22C)砂屑云岩宏观与微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滩相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的成因模式。原生粒间孔是滩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其主要特征及判识标志包括:储集层发育严格受沉积微相控制、孔隙以残余粒间孔和溶扩残余粒间孔为主、颗粒接触处仅有海底胶结物发育、初期压实使颗粒呈线-凹凸接触的格架支撑及部分孤立粒间孔隙的埋藏胶结物不具溶蚀现象等。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机制为:在海底胶结后,初期压实使具早期环边胶结物的颗粒呈格架支撑、喉道减小;压实流体胶结使滩体周缘致密化,并且粒间孔内有限的浅埋藏胶结物使喉道堵塞,成岩流体达到溶蚀-胶结平衡后胶结作用终止;后期埋藏溶蚀主要调整、优化改造先期孔隙层,其对单个储渗体储集空间的绝对增加值仅占次要地位,并不改变这类储集层的储渗体时空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Sichuan Basin,Southwest China:Fundamental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Diagenesis
[J].
谭秀成
;
刘宏
;
李凌
;
罗冰
;
刘晓光
;
牟晓慧
;
聂勇
;
席文艳
.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1, 22 (01)
:101-114

谭秀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席文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ranch of Basin,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2]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J].
谢武仁
;
杨威
;
赵杏媛
;
魏国齐
;
谢增业
;
金惠
;
陈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74-679

谢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杨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赵杏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魏国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谢增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金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陈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川中上三叠统须四段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的油气意义
[J].
王威
;
徐国盛
;
雍自权
;
宋焕荣
;
黄尚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633-640

王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徐国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雍自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宋焕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黄尚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4]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大范围成藏机理与富集条件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徐春春
;
卞从胜
;
汪泽成
;
高晓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46-157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王红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徐春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卞从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高晓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5]
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以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J].
黄洁
;
朱如凯
;
侯读杰
;
阮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58-1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如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侯读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气藏两种气源生气史及相对贡献
[J].
王民
;
卢双舫
;
李吉君
;
薛海涛
;
宋建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67-1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吉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建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7]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作用及其差异性——以普光、毛坝气藏为例
[J].
刘昭茜
;
梅廉夫
;
郭彤楼
;
凡元芳
;
汤济广
;
沈传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5)
:552-561

刘昭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梅廉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郭彤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朱如凯
;
袁选俊
;
李伟
;
张光亚
;
张响响
;
高晓辉
;
刘柳红
;
徐春春
;
宋家荣
;
李国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07-3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士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朱如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袁选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光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响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晓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春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宋家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国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9]
中国致密砂岩煤成气藏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J].
张水昌
;
米敬奎
;
刘柳红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20-330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米敬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陶士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J].
朱如凯
;
赵霞
;
刘柳红
;
王雪松
;
张鼐
;
郭宏莉
;
宋丽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46-55

朱如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雪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郭宏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宋丽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