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反哺价值探究——基于生成式模型到世界模型的视角

被引:13
作者
翟雪松 [1 ]
吴庭辉 [1 ]
袁婧 [1 ,2 ]
李艳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2]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世界模型; 教育反哺;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3.06.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使其从工具型应用跨越到互构式发展。然而,生成人工智能真正走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表现在生成式模型固有的低认知性使其难以与教育垂直领域求真求实的底色相符。因此,从以大语料和高参数为特征的生成式模型向以认知推理学习为基础的世界模型跨越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的基本理论将成为推动这次跨越的重要力量。基于该视角,借助以世界模型为基础逻辑构建的契机,研究从知识、实践、态度和认知四个维度充分探讨教育对人工智能的反哺价值。此外,本研究还从技术实现和理念转变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在当前生成式模型井喷式发展的节点,研究提出人工智能模型与教育的互构作用,对探索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新高地有较为重要理论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研究 [J].
翟雪松 ;
楚肖燕 ;
焦丽珍 ;
童兆平 ;
李艳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5) :26-36
[3]   教育公平:数字化转型热潮下的理性思考 [J].
于浩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 (25) :59-64
[4]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应对 [J].
代金平 ;
覃杨杨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9 (05) :101-110
[5]   感知情境与人在回路的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见解与提议》要点与反思 [J].
张缨斌 ;
吴若乔 ;
何雨轩 ;
林楠 ;
陈永池 ;
胡小勇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4) :11-20
[6]   高意识生成式学习:AIGC技术赋能的学习范式创新 [J].
祝智庭 ;
戴岭 ;
胡姣 .
电化教育研究, 2023, 44 (06) :5-14
[7]   人工智能与教育学融合的双重范式变革 [J].
刘凯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3) :4-18
[8]   学习者内部反馈的内涵、机理与干预策略 [J].
董艳 ;
吴佳明 ;
赵晓敏 ;
张以欣 ;
顾培蒂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 35 (03) :55-64
[9]   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审思:现象剖析与愿景构建——基于“人机协同”的分析视角 [J].
陈倩倩 ;
张立新 .
远程教育杂志, 2023, 41 (03) :104-112
[10]   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逻辑 [J].
眭依凡 ;
幸泰杞 .
科教发展研究, 2023, 3 (01) :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