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三叠世印度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4
作者
周慧 [1 ,2 ]
赵宗举 [3 ]
刘烨 [4 ]
罗忠 [1 ,2 ]
张宝民 [1 ,2 ]
刘玉娥 [1 ,2 ]
张兴阳 [1 ]
江青春 [1 ]
李秋芬 [1 ]
高志勇 [1 ,2 ]
杨雨 [5 ]
刘银河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学会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5]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有利勘探区带; 飞仙关组; 下三叠统;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量钻井岩性统计、岩心观察、露头沉积相研究与地震相分析,结合板块构造演化等区域地质资料,以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4张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三叠世印度期岩相古地理图,明确了开江—梁平盆地相主要发育于飞仙关组一段及二段沉积期,在飞仙关组三段沉积期已演化为台内洼地,以及不同时期盆地内部鲕粒滩体的展布与迁移特征,且在盆地周缘绵竹、湖北利川等露头发现了台地边缘鲕粒滩,为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各体系域都有鲕粒滩体分布,其中层序TSQ1高位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二段)及层序TSQ2海侵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三段)沉积期鲕滩规模最大,也是主要产气层段,滩体展布具有由台地内部不断向盆地相区迁移的特征。层序TSQ1海侵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一段)沉积期,开江—梁平盆地相两侧的镶边台地边缘鲕粒滩(坝)规模不大,鲕粒滩体主要分布于台内古地貌高地以及滨岸地带;层序TSQ1高位体系域沉积期,鲕粒滩(坝)沿开江—梁平盆地相两侧及城口—鄂西盆地相西南缘台地边缘集中分布;层序TSQ2海侵体系域沉积期,川北、川东地区发育鲕粒滩体且规模较大;层序TSQ2高位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四段)沉积期,滩体分布较少,主要为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沉积。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是环开江—梁平盆地白云石化台缘滩相、城口—鄂西盆地西南缘白云石化台缘滩相以及溶蚀的台内滩相。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1]  
中国蛇绿岩.[M].张旗;周国庆著;.科学出版社.2001,
[12]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刘宝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13]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发现及气藏特征 [J].
沈平 ;
赵佐安 ;
曾云贤 ;
杨雨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1) :1-4+137
[14]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宋蜀筠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32-36+162
[15]   重庆老龙洞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海平面下降事件 [J].
吴亚生 ;
姜红霞 ;
廖太平 .
岩石学报, 2006, (09) :2405-2412
[16]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李剑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2) :234-248
[17]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边界及特征初探 [J].
魏国齐 ;
陈更生 ;
杨威 ;
杨雨 ;
贾东 ;
张林 ;
肖安成 ;
陈汉林 ;
吴世祥 ;
金惠 ;
沈珏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99-105
[18]   蜀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 [J].
董兆雄 ;
孙健 ;
胡华 ;
李其荣 ;
朱晓惠 ;
马彦良 ;
高培丞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1) :6-14
[19]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彤楼 ;
谭钦银 ;
余谦 .
矿物岩石, 2005, (04) :73-79
[20]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