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学为中心”的若干思考

被引:20
作者
郑毓信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后进生; 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为中心; 先学后教; 若干思考; 课改实践;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学术形态; 教学对象; 数学教育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4.6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近年来有不少突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进行数学教学"(以下简记为"以学为中心")的文章和经验.如《数学教学要坚持"为学而教"》[1],《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2]等;《湖南教育》2013年第9期也曾围绕株州市景弘中学的相关经验组织了系列文章[3][4].此外,我们当然还应提及诸多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相关实验,如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上海段力佩和张人利老师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数学课改的几个问题 [J].
申建春 .
湖南教育(C版), 2013, (09) :50-52
[2]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景弘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赵雄辉;.湖南教育(下).2013, 09
[3]   数学教学要坚持“为学而教” [J].
罗强 .
中学数学月刊, 2013, (07) :12-14
[4]   HPM与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 [J].
郑玮 ;
郑毓信 .
数学教育学报, 2013, 22 (03) :5-7
[5]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J].
贲友林 .
基础教育参考, 2013, (09) :50-55
[6]  
“深刻”不是教育的唯一尺度.[J].李镇西;.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3, 02
[7]   教学模式研究需要再深入——由《讨论》引发的思考 [J].
郑毓信 .
人民教育, 2012, (08) :43-44
[8]   科学·精致·理性——对“尝试教学法”及中国教学改革的思考 [J].
余慧娟 .
人民教育, 2011, (Z2) :33-36
[9]   数学课程改革如何深入? [J].
郑毓信 .
人民教育, 2010, (05) :38-41
[10]  
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张文质; 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