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3个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被引:36
作者
刘丽华 [1 ]
胡远富 [2 ]
陈乔 [1 ]
李红宇 [1 ]
钱永德 [1 ]
吕艳东 [1 ]
郑桂萍 [1 ]
左豫虎 [1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双峰农场
关键词
水稻; 寒地; AMMI模型; 营养食味品质; 稳定性; 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寒地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寒地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其营养食味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3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影响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的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是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和日均气压,穗期温度高、光照充足和少雨的环境有利于寒地稻米良好品质的形成;6个参试品种(系)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为建07-1023>空育131>龙粳20>饶选06-06>北粳9005=垦稻08-924,6个农场对水稻品质影响为查哈阳农场>梧桐河农场>853农场=军川农场>850农场>290农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849 / 18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AMMI模型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对双季稻总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J].
冀建华 ;
刘光荣 ;
李祖章 ;
刘益仁 ;
侯红乾 ;
刘秀梅 ;
李絮花 ;
罗奇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4) :685-696
[2]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命题五层具体规定的文本梳解 [J].
贺祥林 ;
刘明达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 :40-44
[3]   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J].
苏振喜 ;
赵国珍 ;
廖新华 ;
世荣 ;
蒋聪 ;
朱振华 ;
邹茜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3) :320-324
[5]   作物品种稳定性分析不同模型的比较 [J].
胡希远 ;
尤海磊 ;
宋喜芳 ;
李建平 ;
Joachim SPILKE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 (01) :110-117
[6]   长发带芒草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鉴定与分析 [J].
颜泽洪 ;
代寿芬 ;
刘登才 ;
魏育明 ;
郑有良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6) :52-54
[7]   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J].
万向元 ;
胡培松 ;
王海莲 ;
孔令娜 ;
毕京翠 ;
陈亮明 ;
张坚勇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1) :1-6
[8]   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J].
张坚勇 ;
肖应辉 ;
万向元 ;
刘世家 ;
王春明 ;
陈亮明 ;
孔令娜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4, (06) :548-554
[9]   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J].
张坚勇 ;
万向元 ;
肖应辉 ;
王春明 ;
刘世家 ;
陈亮明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6) :788-794
[10]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 [J].
刘文江 ;
李浩杰 ;
汪旭东 ;
周开达 .
作物学报, 2002, (04) :56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