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胞外多糖副干酪乳杆菌HCT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马世敏
吴迪宗
旭日花
李平兰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酸乳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1.3 [食品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摘要
在嗜热链球菌单菌发酵剂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2种常规发酵剂的基础上添加产胞外多糖(EPS)副干酪乳杆菌HCT共同发酵,研究HCT对酸乳理化、质构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HCT的对照相比,在混合发酵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HCT菌株,凝乳时间可缩短0.5h,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提高了0.23N和3.81N;而在单菌发酵剂中添加则产酸较慢,延长发酵时间,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降低0.12N和1.0N,但内聚性增加了0.15。此外,在2种发酵剂中添加HCT均能显著提高酸乳成品的黏度,具有一定的抗剪切破坏作用,同时赋予酸乳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对持水力的影响也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乳酸菌胞外多糖及其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J].
罗玲泉 ;
刘成国 ;
黄永锋 .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6) :233-236
[2]   双歧杆菌22-5胞外多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J].
李伟欣 ;
程静 ;
李平兰 .
食品科学, 2006, (12) :118-122
[3]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J].
孟利 ;
张兰威 .
现代食品科技, 2005, (04) :133-136
[4]   2004年国际酸奶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J].
朱峻岭 ;
王磊 ;
王建鑫 .
中国乳业, 2004, (10) :12-14
[5]   酸乳流变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李全阳 ;
夏文水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12) :35-39
[6]   产粘乳酸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J].
霍艳荣 ;
张兰威 ;
高前欣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3, (06) :123-124
[7]   微波技术在板蓝根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J].
刘依 ;
韩鲁佳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27-30
[8]   几种直投发酵剂的使用比较 [J].
刘海霞 ;
唐民民 ;
姜中航 ;
于景华 .
中国乳品工业, 2001, (05) :45-47
[9]   酸乳发酵凝乳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J].
沈辉 ;
Celestin SAB UMUKAMA ;
Etienne NZEYI MANA ;
Felicien NIBRKORO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0, (05) :443-445
[10]  
酸乳质量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D]. 李全阳.江南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