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脱腥工艺及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

被引:18
作者
徐永霞
姜程程
刘滢
仪淑敏
密更
励建荣
机构
[1]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带鱼; 脱腥; 茶多酚; 理化性质;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3.12.015
中图分类号
TS254.5 [水产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采用茶多酚溶液对带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脱腥的工艺条件,并对带鱼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溶液浸泡脱腥的适宜条件为,茶多酚溶液浓度0.3%、浸泡时间70 min、浸泡温度40℃。脱腥后带鱼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胶着度增加,色泽变浅;GC-MS分析结果表明,带鱼脱腥前共检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胺类和酯类物质等,经茶多酚脱腥后共检出22种挥发性成分,其种类及含量较脱腥前的少,其中醛类、醇类、烯烃类和胺类物质显著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J].
刘奇 ;
郝淑贤 ;
李来好 ;
杨贤庆 ;
黄卉 ;
林婉玲 ;
魏涯 .
食品科学 , 2012, (16) :142-145
[2]   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及相关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J].
王国超 ;
李来好 ;
郝淑贤 ;
杨贤庆 ;
岑剑伟 ;
黄卉 ;
魏涯 .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05) :401-404+409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联用初探鲢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J].
张青 ;
王锡昌 ;
刘源 .
水产学报, 2009, 33 (04) :692-696
[4]   GC-MS法分析养殖大黄鱼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J].
杨华 ;
娄永江 ;
杨震峰 .
中国食品学报, 2008, (03) :147-151
[5]   鱼肉制品腥味物质形成及脱除的研究进展 [J].
游丽君 ;
赵谋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02) :117-120
[6]   鱼肉风味的研究现状 [J].
任仙娥 ;
张水华 .
中国调味品, 2003, (12) :17-21
[7]   我国冷冻水产品质量状况及发展前景 [J].
王联珠 ;
谭乐义 ;
陈远惠 ;
李勃生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2) :83-88
[8]  
水产风味化学.[M].章超桦; 解万翠; 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9]  
肉制品与水产品的风味.[M].(加)F.Shahidi著;李洁;朱国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   Application of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volatile metabolites emitted by Penicillium species [J].
Nilsson, T ;
Larsen, TO ;
Montanarella, L ;
Madsen, JO .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1996, 25 (03) :2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