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三种碎屑颗粒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被引:6
作者:
王为
许刘兵
刘志鹏
黄日辉
赖宜讯
刘韫
邓茹萍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颗粒形态分析;
目估标准颗粒;
山顶风化坑;
河流壶穴;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3.03.019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沉积物颗粒的形态是沉积成因分析的主要标志之一。目估对比法是沉积物颗粒圆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目估法直观、简捷,但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6.0获取鲍尔斯目估标准颗粒的轮廓,并用3种定量方法测量这些标准颗粒的IPP圆度、轮廓分维数和傅里叶不圆度,然后对比这些圆度的划分标准与目估标准之间的差别,最后用3种圆度测定方法同时测量广东马头山风化坑和河流壶穴中碎屑颗粒的圆度,通过测量结果的对比来评价这3种定量方法的应用效果,检验这些方法能否在实际应用中代替目估方法以区分不同成因的碎屑颗粒。分析表明:目估法的磨圆度标准不是简单地表达颗粒的圆形与否,其中包括了颗粒表面结构的差异;3种定量方法的圆度划分标准很难与目估划分标准完全一致;3种方法所表征的圆度均能区分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颗粒,因此3种定量方法均可以代替目估方法测量颗粒的圆度;在不强调颗粒表面特征的前提下,IPP圆度的测量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加有效;颗粒形态的分析结果证明河谷壶穴中的颗粒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山顶风化坑中的颗粒由风化作用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6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