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壶穴不能作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证据

被引:19
作者
章雨旭 [1 ,2 ]
刘恋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学会
关键词
壶穴; 冰川; 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中国东部有无第四纪冰川是中国地质、地理学界争论了几十年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山脊壶穴被一些文献作为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重要证据。笔者认为,山脊是一直处于剥蚀中的,所以山脊壶穴不可能是古代的遗物,应当是近、现代的产物。而山脊壶穴的冰成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地质特征,冰成机制也难以令人信服。山脊壶穴是差异风化形成的,即原始的小坑或浅坑因为积存雨水,花岗岩中的长石分解加速,相对于无水的裸脊,风化速度显著加快,从而加深、扩大。在包头以北发现很浅的壶穴(4—5cm深)即已具有口小肚大底平的形态;可以看到有许多壶穴由于位于陡崖边部,因壶壁被剥蚀穿通,不能再存水,从而不再加深;在山东新泰更有一壶穴具有两阶段演化的特点;这些现象表明壶穴是逐渐扩大加深的渐变产物。观察最近揭示的北京延庆白龙潭巨型壶穴,恰位于河流拐弯且变狭窄处,为洪水时旋涡形成。所以,中国东部的这些壶穴,无论是山脊壶穴还是河谷壶穴,都不能作为古冰川的充分证据或必要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东部中低山地有无发育第四纪冰川的可能性? [J].
施雅风 .
地质论评, 2011, 57 (01) :44-49
[2]   北京延庆白龙潭被揭示为一巨型山谷壶穴 [J].
吕洪波 ;
章雨旭 ;
王俊 .
地质论评, 2010, 56 (06) :885-887
[3]   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 [J].
施雅风 .
地质论评, 2010, 56 (05) :683-692
[4]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许民 ;
欧阳江城 .
地质论评, 2010, 56 (05) :693-702
[5]   驳施雅风“冰臼”“负球状风化”成因论 [J].
韩同林 .
地质论评, 2010, 56 (04) :538-542
[7]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花岗岩坑穴成因 [J].
朱诚 ;
崔之久 ;
李中轩 ;
高洁 ;
王立新 ;
邬祥林 ;
郑朝贵 ;
沈庆凡 ;
郑献章 .
地理学报, 2008, (07) :735-743
[8]   壶穴、锅穴、冰臼、岩臼等术语的辨析与使用建议 [J].
吕洪波 ;
章雨旭 .
地质通报, 2008, (06) :917-922
[9]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许民 ;
欧阳江城 .
地质论评, 2008, (02) :192-198+292
[1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的发现及成因 [J].
赵志中 ;
钱方 ;
何培元 ;
凌小惠 ;
李名则 ;
孙继民 ;
郝治 ;
田明中 .
地质论评, 2007, (S1) :98-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