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高燕 [1 ,2 ]
张延 [1 ,2 ]
郭亚飞 [1 ,2 ]
梁爱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解速率; 碳周转; C/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碳氮循环,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秸秆还田后的碳周转特征及研究方法,以及秸秆还田的作物类型、还田秸秆部位、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还田后秸秆的分解转化以及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高效地进行秸秆还田,结合秸秆自身条件以及土壤环境,选择一种适合作物生长、可以最大化提高土壤肥力的还田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 长期化肥施用与秸秆还田对玉米根部相关AMF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田磊
    石少华
    张建峰
    高强
    田春杰
    [J]. 土壤与作物, 2017, 6 (04) : 291 - 297
  • [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邹清祺
    郝起礼
    陈田庆
    [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 2 (07) : 58 - 63
  • [3]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董珊珊
    窦森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02) : 322 - 328
  • [4]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磊
    戴志刚
    鲁明星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 (01) : 51 - 55
  • [5] 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慧
    廖敦秀
    马连杰
    李燕
    冯牧野
    [J]. 南方农业, 2016, 10 (31) : 6 - 9
  • [6] 长期秸秆还田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影响
    袁铭章
    辛励
    刘树堂
    南镇武
    刘锦涛
    陈晶培
    [J]. 华北农学报, 2016, (05) : 205 - 209
  • [7] 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对烟田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张继旭
    张继光
    申国明
    王瑞
    高林
    李志刚
    戴衍晨
    孟贵星
    向必坤
    张忠锋
    [J]. 烟草科技, 2016, 49 (03) : 10 - 16
  • [8] 玉米-大豆免耕轮作体系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
    张敬涛
    刘婧琦
    盖志佳
    赵桂范
    张伟
    龚振平
    马春梅
    [J]. 作物杂志, 2015, (05) : 107 - 110
  • [9] 不同部位玉米秸秆对两种质地黑土CO_2排放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刘四义;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贾淑霞;陈学文;张士秀;孙冰洁;陈升龙;.环境科学.2015, 07
  • [10] 添加作物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李硕
    把余玲
    李有兵
    王淑娟
    田霄鸿
    师江澜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 (06) : 153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