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和绿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萍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系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茶多酚; 提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以红茶茶叶和绿茶茶叶为原料,考察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提取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出了溶剂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0.35%;绿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5.44%。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茶多酚提取和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J].
束鲁燕 ;
汤一 .
茶叶, 2009, (02) :74-79
[2]   茶叶茶多酚的浸取方法概述 [J].
杨婷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07) :72-73+62
[3]   茶多酚提取和分离研究进展 [J].
李会 ;
宋伟 .
粮食与油脂, 2007, (11) :39-42
[4]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法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J].
蒋建平 ;
陈洪 ;
汪秋安 ;
周晓媛 .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 (05) :53-56
[5]   微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J].
荆琪 ;
邓宇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3, (01) :25-26+30
[6]   微波对茶多酚浸出特性的影响研究 [J].
汪兴平 ;
周志 ;
张家年 .
食品科学, 2001, (11) :19-21
[7]   茶多酚调节免疫、抑制肿瘤及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J].
潘喜华 ;
杨隽 ;
郑勇英 ;
叶于薇 ;
董妙珠 ;
肖萍 ;
仲伟鉴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2) :9-11
[8]   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J].
梁燕 ;
沈生荣 ;
杨贤强 ;
赵保路 ;
侯京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 (05) :80-85
[9]   儿茶素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应用效果 [J].
傅冬和 ;
刘仲华 ;
黄建安 ;
杨伟丽 ;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1999, (01) :61-66
[10]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J].
陈亚非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995, (04) :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