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细菌素双歧杆菌L-SN对酸奶后酸化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尚楠
刘丽莎
任发政
李平兰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关键词
酸奶; 双歧杆菌; 后酸化; 酸奶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2.54 [发酵乳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摘要
选择产细菌素双歧杆菌L-SN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配伍共同发酵生产酸奶,通过测定4℃贮藏条件下酸奶的pH、可滴定酸度、活菌数、持水力和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对酸奶后酸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歧杆菌L-SN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酸奶的后酸化,以添加水平为(2~5)×106 cfu/mL为最佳,可在20d贮藏期内维持酸度为100~110°T、pH 4.1~4.2、活菌数≥106 cfu/mL,并能显著提高酸奶的持水力和黏度,赋予酸奶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酸奶制品在贮存过程发生后酸化的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郭清泉.东北农业大学.2001, 01
[2]   产胞外多糖副干酪乳杆菌HCT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J].
马世敏 ;
吴迪宗 ;
旭日花 ;
李平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6) :144-149
[3]   抗猪链球菌戊糖乳杆菌素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J].
武朋朋 ;
刘国荣 ;
畅晓渊 ;
张香美 ;
李平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5) :121-126
[4]   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比例变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J].
秦南冰 ;
李妍 ;
袁珠妮 ;
张列兵 .
中国乳品工业, 2011, 39 (02) :37-40
[5]   抗酸奶后酸化乳酸菌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J].
罗红霞 ;
黄彦芳 ;
王芳 ;
孙玉清 ;
王建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12) :451-454
[6]   Nisin在凝固型酸奶后酸化控制中的应用 [J].
鲍盈盈 ;
周斌 ;
周桂飞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02) :259-260+264
[7]   酸奶消费者行为研究(1)—主要的消费需求 [J].
汤志庆 .
乳业科学与技术 , 2006, (01) :23-24+11
[8]   产粘乳酸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J].
霍艳荣 ;
张兰威 ;
高前欣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3, (06) :123-124
[9]   酸奶生产工艺条件对其活菌数的影响 [J].
余华 ;
颜军 ;
刘媛 ;
唐小东 ;
刘海燕 .
食品工业, 2003, (02) :46-48
[10]   一种改良大便双歧杆菌计数方法 [J].
黎永学 ;
姜明杰 ;
张莉滟 ;
张德纯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 (03)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