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

被引:28
作者
袁四化 [1 ]
刘永江 [2 ]
葛肖虹 [2 ]
吴光大 [3 ]
胡勇 [3 ]
郭新转 [2 ]
李伟民 [2 ]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青藏高原北缘; 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同期区域构造事件一致,表明中晚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时期。阿尔金山此次隆升事件与塔里木板块向柴达木地块楔入有关,整个高原的隆升动力源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后持续向北的俯冲。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估算青藏高原古海拔高度 [J].
吴珍汉 ;
赵逊 ;
叶培盛 ;
吴中海 ;
胡道功 ;
周春景 .
地质学报, 2007, (09) :1277-1288
[2]   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的地质证据 [J].
吴珍汉 ;
吴中海 ;
胡道功 ;
叶培盛 ;
周春景 .
地质学报, 2007, (05) :577-587
[3]   阿尔金断裂带年代学和阿尔金山隆升 [J].
刘永江 ;
Franz Neubauer ;
葛肖虹 ;
Johann Genser ;
袁四化 ;
李伟民 ;
巩庆林 ;
陈元忠 .
地质科学 , 2007, (01) :134-146+188
[4]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新生代抬升——天水盆地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J].
王修喜 ;
李吉均 ;
宋春晖 ;
张军 ;
赵志军 ;
高军平 ;
潘美慧 .
沉积学报, 2006, (06) :783-789
[5]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马立祥 ;
吴光大 ;
刘永江 ;
袁四化 .
地学前缘, 2006, (06) :118-130
[6]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 [J].
陈正乐 ;
宫红良 ;
李丽 ;
王小凤 ;
陈柏林 ;
陈宣华 .
地学前缘, 2006, (04) :91-102
[7]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J].
李海兵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孙知明 ;
Paul TAPPONNIER ;
Jerome VAN DER WOERD ;
AnneSophie MERIAUX .
地学前缘, 2006, (04) :59-79
[8]   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J].
袁四化 ;
刘永江 ;
葛肖虹 ;
任收麦 ;
吴光大 ;
李伟民 ;
刘欢 ;
郭新转 .
世界地质, 2006, (02) :164-171
[9]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 [J].
张培震 ;
郑德文 ;
尹功明 ;
袁道阳 ;
张广良 ;
李传友 ;
王志才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5-13
[10]   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 [J].
许志琴 ;
曾令森 ;
杨经绥 ;
李海兵 ;
姜枚 ;
金之钧 ;
郑和荣 ;
郭齐军 .
地球科学, 2004, (06) :63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