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硅薄膜型太阳电池的一些思考

被引:8
作者
何宇亮 [1 ,2 ]
丁建宁 [1 ]
彭英才 [3 ]
高晓妮 [4 ]
机构
[1] 江苏工业学院
[2] 南京大学物理系
[3]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 江苏大学微纳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非晶硅; 纳米硅; 纳米线; 多晶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4.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当前迅速发展的绿色环保能源中,硅太阳电池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然而晶体硅太阳电池(单晶硅和多晶硅)由于价格昂贵和材料短缺已不能满足绿色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薄膜型太阳电池已经被视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虽然在性能上还具有不少缺点,但随着薄膜沉积技术的改进以及膜本身质量的不断提高,它在太阳电池领域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集晶体硅与非晶硅电池的优点为一体,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后起之秀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依靠其本身的优越性以及当前纳米技术的进展,将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62 / 8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掺杂室沉积本征微晶硅材料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孙福河
    张晓丹
    赵颖
    王世峰
    韩晓艳
    李贵军
    魏长春
    孙建
    侯国付
    张德坤
    耿新华
    熊绍珍
    [J]. 半导体学报, 2008, (05) : 855 - 858
  • [2] 提高多晶Si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途径
    彭英才
    姚国晓
    马蕾
    王侠
    [J]. 微纳电子技术, 2008, (04) : 187 - 192+197
  • [3] 1nm/s高速率微晶硅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张晓丹
    张发荣
    赵颖
    陈飞
    孙建
    魏长春
    耿新华
    熊绍珍
    [J]. 半导体学报, 2007, (02) : 209 - 212
  • [4] 非晶/微晶相变域硅薄膜及其太阳能电池
    郝会颖
    孔光临
    曾湘波
    许颖
    刁宏伟
    廖显伯
    [J]. 物理学报, 2005, (07) : 3327 - 3331
  • [5] 新型微波ECR-PECVD装置的研制
    阴生毅
    陈光华
    粟亦农
    张永清
    [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4, (01) : 38 - 41
  • [6] 纳米硅二极管的独特性能
    何宇亮
    [J]. 微纳电子技术, 2002, (01) : 33 - 36
  • [7] 对纳米硅薄膜高电导机制的探讨
    何宇亮
    韦亚一
    余明斌
    郑国珍
    刘明
    张蔷
    [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997, (02) : 193 - 201
  • [8] 纳米硅薄膜光吸收谱的研究
    刘湘娜
    何宇亮
    F.WANG
    R.SCHWARZ
    [J]. 物理学报, 1993, (12) : 1979 - 1984
  • [9] 氢化非晶硅薄膜对C-MOS集成电路的钝化保护作用
    何宇亮
    孙明浩
    薛自
    李广根
    顾青
    [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989, (01) : 64 - 69
  • [10] 非晶态半导体物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何宇亮等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