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淀粉性质的研究

被引:36
作者
张元超
李伟雄
黄立新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赤小豆; 淀粉; 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3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本文研究测定了赤小豆淀粉的各种结构特性,发现淀粉颗粒粒径范围为18~80μm,平均粒径为40.8μm;偏光十字明显,其X-光衍射图样属A型晶体结构,结晶度为40.5%。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链淀粉含量33.2%。赤小豆淀粉在水中的溶胀能力较玉米淀粉大,比木薯淀粉小。赤小豆淀粉糊属于假塑性流体,糊抗剪切能力和凝沉能力均比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强,其冷、热糊粘度稳定性较好,单甘酯对赤小豆淀粉糊的影响较为特别。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质构仪测定淀粉糊糊丝长度的方法 [J].
黄悦雄 ;
刘振翔 ;
黄立新 .
食品科学, 2005, (03) :83-86
[2]   橡子淀粉性质的研究 [J].
王航 ;
黄立新 ;
高群玉 ;
余若黔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07) :1-5
[3]   赤豆红色素的性质研究 [J].
王海棠 ;
张玉清 ;
马向东 ;
邓爱玲 .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1, (04) :54-57
[4]   野赤豆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J].
杨人俊 .
作物学报, 2001, (06) :905-907
[5]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性质的研究(Ⅲ)——糊性质和应用 [J].
黄立新 ;
高群玉 ;
周俊侠 ;
张力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 (06) :1-6
[6]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性质的研究 [J].
黄立新 ;
周家华 ;
周俊侠 ;
张力田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 (01) :6-10
[7]   直链淀粉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J].
杨光 ;
丁霄霖 .
食品工业, 2000, (04) :40-41
[8]   红小豆蛋白与淀粉的提取和分离初探 [J].
韩涛 ;
孙献军 ;
李丽萍 ;
金文林 .
食品工业科技, 1997, (05) :43-45
[9]   赤豆双歧杆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J].
杨翔华,杨金柱,王芳玲 .
食品工业科技, 1996, (03) :43-45
[10]  
浅谈豆沙馅的制作[J]. 李乐清.四川烹饪. 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