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红米杂交稻微生物发酵研究及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颜亮 [1 ]
罗强 [1 ]
聂远洋 [1 ]
曹玫 [2 ]
朱建清 [3 ]
张单 [1 ]
张艳 [1 ]
黎伟 [1 ]
赵建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实验室
[3]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红米杂交水稻; 红米酿; 微量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功能性红米杂交稻611A/R319的稻米性质和微生物发酵转化微量元素的研究,优化功能杂交红米微生物发酵工艺,探讨该红米杂交稻的生物学优势和应用潜力.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粒长7.0 mm、长宽比3.0、透明度2级、胶稠度68、蛋白质9.9%、Se含量0.05μg/g等.最适发酵工艺为加曲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1 h、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糙米与糯米最适比例33%.结果显示,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与糯米混合发酵生产的组合红米酿在硒、铁、锌等微量元素方面较纯糯米传统发酵产物极显著提高,其中Se和Fe含量分别是纯糯米酿的2.5和2.2倍;并且在口感上大大优于纯红糙米发酵生成的纯红米酿.
引用
收藏
页码:1177 / 1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红米稻三交、单交育种的比较研究 [J].
叶小英 ;
王丽华 ;
靳西彪 ;
王业文 ;
朱建清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656-662
[2]   籼米甜酒的发酵动力学及工艺优化 [J].
刘小翠 ;
赵思明 ;
王莲 .
食品科学 , 2007, (12) :263-267
[3]   红色水稻色素着生位置与四种微量元素的研究 [J].
王丽华 ;
徐宗光 ;
叶小英 ;
李杰勤 ;
朱建清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1097-1100
[4]   功能型水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向 [J].
苏宁 ;
万向元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3) :433-439
[5]   化学氧化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的研究 [J].
马美范 ;
张印贞 .
酿酒科技, 2007, (02) :93-94
[6]   浅谈营养米 [J].
迟明梅 ;
方伟森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 (09) :62-64+70
[7]   特种稻米营养分析 [J].
黎杰强 ;
朱碧岩 ;
陈敏清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5-98+122
[8]   红米和黑米的营养功效研究进展 [J].
谢黎虹 ;
罗玉坤 ;
陈能 .
粮油食品科技, 2005, (01) :53-54
[9]   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J].
岳元媛 ;
向文良 ;
张文学 ;
胡承 ;
许德富 .
酿酒, 2004, (05) :13-15
[10]   “特种稻米”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J].
周 云 ;
张守文 .
粮食与油脂, 2002, (07)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