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翻译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17
作者
赵明
王慧娟
吕淑文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3] 江苏徐州
关键词
零翻译; 可译性; 译者作用; 语用心理; 语用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本文从翻译的定义、译者作用、语用心理、翻译实践的需求和语用效果等方面论述了零翻译概念引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围绕译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可译性原则与零翻译之间的辩证关系,肯定了零翻译概念的历史、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 [J].
贾影 .
中国翻译, 2002, (04) :77-79
[2]   论译者的淡化意识 [J].
赵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47-154
[3]   零翻译漫谈 [J].
刘明东 .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01) :29-32
[4]   论原作之隐形 [J].
杨柳 .
中国翻译, 2001, (02) :47-51
[5]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兼谈Maria Tymoczko的翻译观 [J].
马会娟 .
中国翻译, 2001, (02) :61-65
[6]   可译性及零翻译 [J].
邱懋如 .
中国翻译, 2001, (01) :24-27
[7]   论可译性的相对性 [J].
赵明 .
中国科技翻译, 1997, (04) :1-5
[8]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辜正坤著, 1998
[9]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陈福康著, 1992
[10]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壮麟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