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晚中生代以来隆升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32
作者:

邓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巨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构造隆升;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龙门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系统对比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从整体上探讨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与四川盆地各地质单元在晚中生代、新生代抬升冷却特征。它们的构造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分区性和连续性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幕式性特点。构造活动的空间上分区性表现在各地质单元隆升特征的差异性,主要为四川盆地川东北-川西南地区及其相邻两侧单元对比的差异和松潘-甘孜造山带南北地区的差异。空间上的连续性表现在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活动具有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即由北向南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减小和径迹长度增大的趋势。构造活动时间的幕式性表现在阶段性的快速冷却(埋深)及其相间的缓慢冷却过程。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各地质构造单元径迹年龄值及年龄变化范围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径迹长度逐渐减小的趋势,它们在晚中生代-新生代共处于统一的、递进的挤压变形动力学体制下,从西向东构筑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挤压-抬升体系,其新生代构造抬升运动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同时也受中央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缘新近纪龙门山造山带隆升速率最快(大于600 m/Ma),隆升幅度大于3 km,甚至超过6 km。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
[J].
刘树根
;
孙玮
;
李智武
;
邓宾
;
刘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293-300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邓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青藏高原东部边界扩展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制约
[J].
来庆洲
;
丁林
;
王宏伟
;
岳雅慧
;
蔡福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9)
:785-796

来庆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岳雅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青藏高原东缘中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及其与大陆碰撞作用的耦合关系
[J].
李勇
;
PAALLEN
;
周荣军
;
ALDENSMORE
;
MAELLIS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01-110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PAALLE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 of Geolog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ETH Zentrum, CH- Zurich, Switzerland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ALDENSMOR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 of Geolog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ETH Zentrum, CH- Zurich, Switzerland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白垩纪以来的抬升冷却史——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
[J].
胡圣标
;
郝杰
;
付明希
;
吴维平
;
汪集旸
.
岩石学报,
2005, (04)
:1167-11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J].
张国伟
;
郭安林
;
姚安平
.
地学前缘,
2004, (03)
:23-3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姚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6]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赵锡奎
;
乐光禹
;
刘顺
;
李天斌
;
宋鸿彪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32-438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乐光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鸿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赵锡奎
;
徐国盛
;
王国芝
;
张成江
.
地质学报,
2003, (02)
:177-186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国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成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巴颜喀拉-川西边缘前陆盆地演化
[J].
颜仰基,吴应林
.
岩相古地理,
1996, (03)

颜仰基,吴应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9]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罗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戴苏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Dennis Arn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C.J.L.Wil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10]
龙门山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
[J].
曾允孚
;
李勇
.
矿物岩石,
1995, (01)
:40-49

曾允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

李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