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现今地应力场黏弹性球壳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被引:26
作者
范桃园
龙长兴
杨振宇
陈群策
吴中海
邵兆刚
仝亚博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应力场; 活动构造; 黏弹性; 有限元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陆现今实测地应力场的状态与板块构造环境、活动断裂带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地壳结构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中国大陆西缘,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发生陆碰撞,在中国大陆东缘,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中国大陆内部被大型活动断裂带分割为多个块体,各个块体的地壳结构和厚度呈不均匀分布,地形地貌起伏具有很大的差异.笔者以中国大陆块体模型为基础,把板块构造作用和重力势作为主要影响地应力状态的两个主要要素,在现今活动构造、GPS和实测地应力等成果的约束下,利用线性黏弹体球壳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构造应力场总体上呈现出西部挤压,东部拉张的特征,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挤压性质的构造应力场,而东部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形成了黄海、东海和环渤海区域的拉张性质的构造应力场,中间为拉张环境和挤压环境的过渡,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受到板块构造环境和活动构造分布的控制;(2)重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形梯度大和地壳厚度结构变化大的地壳浅部区域,在藏南、滇西北局部地区的地壳浅部由于受到重力势控制,呈现为张性应力场,在塔里木地区由于重力势引起的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同为挤压性质,因此该区的挤压强度得以增加;(3)中国大陆浅部地应力场的状态主要受到区域板块构造环境、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的展布和地形的控制,总体上以南北构造带为界,西部以较强的压性构造环境为主,东部为较弱的压性构造环境,藏南和滇西北局部地区存在有张性构造环境;构造应力对地应力的贡献比重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4)采用黏弹性模型的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比完全弹性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更好地与实测地应力场相吻合,利用完全弹性模型分析由地震等诱发的地应力瞬时变化是有效的;(5)青藏高原东南缘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其主要控制因素有:印度板块持续的碰撞、中下地壳对上地壳拖曳以及印度板块通过实皆断裂对欧亚板块的剪切拉伸作用.中国大陆现今地应力场是整个地壳岩石黏弹特性长期演化和断裂活动的结果,是地应力场动态演化过程中在现今时间点上的状态,受到板块构造环境、大陆内部活动断裂分布、地形地貌和地壳结构等因素不同程度的控制,模拟结果为中国大陆地应力场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参考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邓阳凡
    李守林
    范蔚茗
    刘佳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0) : 2560 - 2574
  • [2] 华北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葛粲
    郑勇
    熊熊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0) : 2538 - 2548
  • [3] 青藏高原腹地东西分区和界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
    张洪双
    孙若昧
    闫雅芬
    张雪梅
    杨辉
    田有
    张永谦
    阮小敏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0) : 2510 - 2527
  • [4]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研究
    刘琼林
    王椿镛
    姚志祥
    常利军
    楼海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9) : 2213 - 2224
  • [5] 1997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之间的黏弹性触发研究
    程佳
    刘杰
    甘卫军
    余怀忠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8) : 1997 - 2010
  • [6] 2008年汶川地震近断裂区域变形场的空间分布
    白玉柱
    徐锡伟
    徐杰
    周本刚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7) : 1798 - 1804
  • [7] 银川地堑地壳挤压应力场:深地震反射剖面
    酆少英
    高锐
    龙长兴
    方盛明
    赵成彬
    寇昆朋
    谭雅丽
    何和英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3) : 692 - 697
  • [8] 川滇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
    李飞
    周仕勇
    苏有锦
    李鹏
    邓存华
    李雷
    王兰兰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1) : 44 - 54
  • [9]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
    陈石
    王谦身
    祝意青
    蒋长胜
    王武星
    卢红艳
    刘端法
    郭凤义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1) : 22 - 34
  • [10] 青藏高原地壳高导层的成因及动力学意义探讨——大地电磁探测提供的证据
    金胜
    魏文博
    汪硕
    叶高峰
    邓明
    谭捍东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10) : 2376 - 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