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海域2004—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被引:14
作者
冷宇 [1 ,2 ]
刘一霆 [1 ,2 ]
杜明 [1 ,2 ]
刘霜 [1 ,2 ]
刘旭东 [1 ,2 ]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黄河口; 群落特征; 时空变化; 冗余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4年—2009年春季6个航次共186个站次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31~13.20g/m2,丰度的变化范围为44~902ind./m2。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类为纵沟纽虫、细长涟虫、寡节甘吻沙蚕和绒毛细足蟹;调查区域内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历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近岸和远岸2个底栖动物群落。分析表明,水深、底质的中值粒径和海水盐度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大亚湾西北部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杜飞雁 ;
林钦 ;
贾晓平 ;
杨圣云 ;
马胜伟 ;
陈海刚 ;
李纯厚 .
生态学报, 2011, 31 (23) :90-100
[2]   天津近岸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J].
冯剑丰 ;
王秀明 ;
孟伟庆 ;
李洪远 ;
朱琳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5875-5885
[3]   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特征种 [J].
杜飞雁 ;
王雪辉 ;
贾晓平 ;
杨圣云 ;
马胜伟 ;
陈海刚 ;
李纯厚 .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18 (04) :877-892
[4]   贝加尔湖沿岸带不同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J].
何雪宝 ;
刘学勤 ;
崔永德 ;
王洪铸 .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03) :516-522
[5]   典型河口底栖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及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研究 [J].
毛婕昕 ;
闫启仑 ;
王立俊 .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30 (01) :37-40
[6]   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变化 [J].
张继民 ;
刘霜 ;
张琦 ;
李钦亮 .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29 (06) :834-837
[7]   秋季莱州湾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J].
周红 ;
华尔 ;
张志南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8) :80-87
[8]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王瑜 ;
刘录三 ;
刘存歧 ;
朱延忠 ;
徐海明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4) :430-436
[9]   椒江河口滩涂贝类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赵永强 ;
曾江宁 ;
陈全震 ;
高爱根 ;
寿鹿 ;
廖一波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06) :808-813
[10]   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J].
张敬怀 ;
高阳 ;
方宏达 ;
徐志斌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2989-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