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洪水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以2005年汉江大洪水为例

被引:19
作者
李长安 [1 ,2 ]
张玉芬 [3 ]
袁胜元 [2 ]
杨勇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关键词
汉江; 洪水沉积; 粒度特征; 环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1.1 [洪水调查];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9 ; 081803 ;
摘要
2005年10月初汉江发生了自19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通过对江汉下游仙桃河段不同地貌单元洪水沉积物的系统取样和分析,发现2005年汉江洪水沉积的粒度特征具有以下特点:1)不同河道地貌单元的沉积物粒级组分有所不同,高河漫滩的粒径相对偏细,主要以粉砂级组分为主(49.56%),粘土含量相对较高(约为4.871%)。低河漫滩和平水位边滩沉积物的粒径相对偏粗,主要以砂级组分为主(低河漫滩为82.96%,边滩为69.72%),低河漫滩沉积物中粘土含量较少,只有1.058%;2)平水位边滩沉积物的粒径的统计平均值比高河漫滩沉积物值偏大,而标准差值的统计平均值却比高河漫滩和低河漫滩沉积物的偏小;3)3种地貌单元中,高河漫滩的偏度平均值最大,低河漫滩的偏度平均值最小,但低河漫滩偏度平均值的分布范围却较大;4)低河漫滩沉积的粒度参数值曲线的空间波动起伏最为明显,而高河漫滩粒度参数值的空间变化不大;5)3种地貌单元的峰态系数的统计平均值均大于1.15(为窄态),频率曲线表现为单峰,概率累积曲线都较平缓且均为2段式,反映了一般河流高水位沉积的基本特征。分析认为,粒度特征与河道不同地貌单元的微地貌形态和沉积结构是一致的,均是由洪水时不同地貌单元的水动力特征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武汉青山“砂山”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 [J].
杨勇 ;
李长安 ;
胡思辉 ;
霍炬 ;
孙浩 ;
王秋良 .
沉积学报, 2008, (03) :487-493
[2]   南海晚第四纪陆源沉积:粒度组成、动力控制及反映的东亚季风演化 [J].
郑洪波 ;
陈国成 ;
谢昕 ;
梅西 ;
李建如 ;
葛黄敏 ;
黄恩清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14-424
[3]   末次间冰期以来西宁市河谷沉积与环境 [J].
王萍 ;
蒋汉朝 ;
苏旭 ;
严富华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253-263
[4]   2006年4月17日北京降尘的粒度分布与磁学特征 [J].
张崧 ;
FHeller ;
靳春胜 ;
刘平 ;
秦小光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354-362
[5]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J].
殷志强 ;
秦小光 ;
吴金水 ;
宁波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345-353
[6]   百年来长江口泥质区高分辨率沉积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J].
杨作升 ;
陈晓辉 .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690-699
[7]   猪野泽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 [J].
隆浩 ;
王乃昂 ;
李育 ;
马海州 ;
赵强 ;
程弘毅 ;
黄银洲 .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371-381
[8]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序列的粒度和沉积速率与中国北方大气环流演变 [J].
孙东怀 ;
鹿化煜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251-262
[9]   新疆罗布泊地区近3.2万年沉积物的气候环境记录 [J].
罗超 ;
杨东 ;
彭子成 ;
张兆峰 ;
刘卫国 ;
贺剑峰 ;
张彭熹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114-121
[10]   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 [J].
强明瑞 ;
陈发虎 ;
周爱锋 ;
肖舜 ;
张家武 ;
金明 .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91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