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南缘布青山复合增生型构造混杂岩带组成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

被引:44
作者
裴先治 [1 ]
李瑞保 [1 ]
李佐臣 [1 ]
刘成军 [1 ]
陈有炘 [1 ]
裴磊 [1 ]
刘战庆 [2 ]
陈国超 [1 ,3 ]
李小兵 [1 ,4 ]
王盟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2]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4]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东昆仑; 蛇绿岩; 布青山; 构造混杂岩; 俯冲作用; 原特提斯洋; 构造地质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7 [岩石分布、区域岩石志];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为了研究东昆仑南缘布青山复合增生型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构造属性及形成演化历史,在前人资料基础上从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形成时代、构造属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布青山复合增生型构造混杂岩带是一条分隔东昆仑造山带与巴颜喀拉造山带的增生型构造边界,主要由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构造属性的大型构造混杂岩块与混杂基质组成.构造混杂岩块包括中元古代中深变质基底岩块(苦海岩群)、寒武纪蛇绿岩岩块、奥陶纪蛇绿岩岩块、石炭纪蛇绿岩岩块、石炭纪洋岛/海山玄武岩岩块、奥陶纪中酸性弧岩浆岩岩块、格曲组磨拉石沉积等.基质岩系主要为一套强烈构造变形的早中二叠世马尔争组浊积岩系.该混杂岩带记录了东昆仑南缘布青山地区东特提斯洋(布青山洋)自新元古代晚期开启以来,从晚寒武世-中三叠世长期持续向北的洋壳消减及俯冲增生过程,并于中三叠世晚期布青山洋消减完毕而使巴颜喀拉地块与东昆仑地块碰撞拼合.该次造山事件导致了不同类型、不同时代构造岩块与马尔争组浊积岩强烈混杂,最终形成了布青山复合增生型构造混杂岩的基本构造格架.
引用
收藏
页码:4498 / 4520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90 条
[1]   后碰撞阶段的“俯冲型”岩浆岩:来自东昆仑瑙木浑沟晚三叠世闪长玢岩的证据 [J].
张明东 ;
马昌前 ;
王连训 ;
郝峰华 ;
郑少杰 ;
张磊 .
地球科学, 2018, 43 (04) :1183-1206
[2]   东昆仑古特提斯构造带中的原特提斯记录:来自苦海镁铁质岩块的证据 [J].
张航 ;
王宗起 ;
马昌前 ;
熊富浩 ;
蒋红安 ;
郭宇衡 .
地球科学, 2018, 43 (04) :1164-1188
[3]   东昆仑东段温泉地区片麻岩记录的岩浆和变质事件: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J].
孟繁聪 ;
贾丽辉 ;
任玉峰 ;
刘强 ;
段雪鹏 .
岩石学报, 2017, 33 (12) :3691-3709
[4]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地区得力斯坦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邵东 ;
计文化 ;
李荣社 ;
陈守建 ;
李猛 ;
王刚 ;
赵如意 .
地质通报, 2017, 36 (09) :1562-1568
[5]   东昆仑马尼特地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 [J].
赵菲菲 ;
孙丰月 ;
刘金龙 .
地球科学, 2017, 42 (06) :927-940+1044
[6]  
Paleo-Tethyan Oceanic Crust Subduction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Qushi'ang Granodiorite.[J].CHEN Guochao;PEI Xianzhi;LI Ruibao;LI Zuochen;LIU Chengjun;CHEN Youxin;PEI Lei;WANG Meng;LI Xiaobing;.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7, 02
[7]   东昆仑大灶火沟—万宝沟晚二叠世陆缘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 [J].
史连昌 ;
常革红 ;
祁生胜 ;
陈广庭 ;
赵明福 ;
徐博 .
地质通报, 2016, 35 (07) :1115-1122
[8]   东昆仑东段布青山地区上二叠统格曲组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J].
杨森 ;
裴先治 ;
李瑞保 ;
刘成军 ;
陈有炘 ;
李佐臣 ;
王旭斌 ;
桑继镇 ;
陈功 ;
邓文兵 .
地质通报, 2016, 35 (05) :674-686
[9]   东昆仑黑海地区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施彬 ;
朱云海 ;
钟增球 ;
菅坤坤 .
地球科学, 2016, 41 (01) :35-54
[10]   造山带岩浆作用的强度和旋回性:以东昆仑古特提斯花岗岩类岩基为例 [J].
马昌前 ;
熊富浩 ;
尹烁 ;
王连训 ;
高珂 .
岩石学报, 2015, 31 (12) :3555-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