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性抵押条款的认定——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梦奇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概括性抵押条款; 个人资产抵押; 担保物特定性; 保证; 并存的债务承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概括性抵押条款的认定存在争议。实证研究表明,法院的裁判思路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以该条款违反担保物特定性为由否定抵押权的成立,其说理过程中忽略了浮动抵押与概括性抵押在担保物特定性上的本质区别;第二步认定担保人的法律责任,结论上存在不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保证责任或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分歧。通过在立法中借鉴担保物可合理识别标准,法院可以概括性抵押条款无法在最低限度上符合担保物特定性为由否定抵押权的成立。采取担保制度激励缔约的事前角度观察,并对担保人的意思表示进行解释,可认定其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债务加入与保证之识别——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 [J].
夏昊晗 .
法学家, 2019, (06) :102-113+194
[3]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释评与完善 [J].
钟维 .
广东社会科学, 2018, (04) :232-238
[4]   抵押权概念的演变及其法体系效应 [J].
董学立 .
法商研究, 2017, 34 (05) :82-89
[5]   并存的债务承担之认定——以其与保证之区分为讨论核心 [J].
朱奕奕 .
东方法学, 2016, (03) :46-57
[6]   以不特定的个人资产作抵押为债权提供担保属于保证 [J].
牛兆祥 ;
姜丽丽 .
人民司法, 2012, (16) :23-26+1
[7]   浮动抵押的历史渊源与制度构造——兼评我国物权法上的浮动抵押制度 [J].
周泽新 .
河北法学, 2010, 28 (11) :104-110
[8]   中英浮动抵押制度之比较 [J].
彭贵 .
法律适用, 2008, (Z1) :52-56
[9]   无效民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研究 [J].
黄忠 .
法商研究, 2007, (02) :76-82
[10]  
合同法总论.[M].韩世远; 著.法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