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9 条
中国煤系气共生成藏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62
作者:

秦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
煤系气;
共生共探共采;
地质条件;
煤系砂岩储集层;
成藏要素;
叠置含气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系气共生共探与共采受到我国天然气行业的高度关注,勘探与开发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分析煤系气地质条件特殊性的基础上,从煤系砂岩储层致密化机理、煤系气共生组合及成藏要素配置、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等方面,评述了我国煤系气共生成藏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煤系气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表现在3个方面——煤系气赋存态和储层岩石类型具有多样性,其成藏效应与常规砂岩气有所不同;煤系沉积序列旋回性极强,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多变;煤系砂岩储集体在广覆式泥质岩中镶嵌展布。(2)煤系富有机质特性以及烃源岩生气过程产生的有机酸,是煤系砂岩储层致密化的重要诱因,煤系砂岩气可能具有部分自生自储及吸附气的成藏特点,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砂岩储层的物性。(3)煤系沉积特点决定了煤系气成藏效应主要取决于生烃强度、运移方式与输导体系、地层流体能量、区域有效盖层等4个方面,特殊的输导体系使得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复杂的源储系统中得以重新分配,这是煤系气共生成藏的重要基础。(4)含气系统叠置性是煤系气地质研究的前缘方向之一,近年来发展了测井响应识别技术和含气系统叠置性判识方法,发现煤系存在3种典型流体压力曲线类型,并初步应用于煤系气共采有利层段的优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9 条
- [1] 黔北煤田林华矿煤系气成藏特征及开发方式[J]. 中国煤炭地质, 2017, 29 (09) : 23 - 30易同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包书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陈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付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 [2]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叠置含气系统中菱铁质泥岩测井识别及地质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 (04) : 590 - 60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沈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申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顾娇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春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黔西上二叠统龙潭组菱铁矿层的沉积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 (06) : 152 - 161沈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壮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煤层气封闭体系及其与煤层气富集的关系[J]. 天然气工业, 2016, 36 (10) : 19 - 27欧阳永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孙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王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田文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赵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曹海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 [5] 煤系致密砂岩气运聚动力与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研究——以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 (10) : 1767 - 1777陶士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昌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黄纯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曾溅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响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杨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晓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公言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6]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炭系-二叠系大型气田形成条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 (02) : 149 - 154郝蜀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李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张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齐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马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陈敬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 [7] 断陷盆地致密砂砾岩气成藏条件和资源潜力——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 (02) : 53 - 60陆加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刘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8] 沁水盆地中—南部煤系及其上覆地层游离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控制[J]. 地学前缘, 2016, 23 (03) : 24 - 35秦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韦重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存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兆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梁建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柳迎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9]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特征及分隔合采技术[J]. 地学前缘, 2016, 23 (03) : 36 - 40傅雪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德勒恰提加娜塔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炎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系非常规气共生组合特征[J]. 煤炭学报, 2016, 41 (02) : 277 - 285曹代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金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国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