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在松墨天牛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18
作者
陈顺立 [1 ]
张华峰 [1 ]
张潮巨 [2 ]
谢峥 [3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
[3] 福建省古田县林业局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神经网络; 发生量; 预测预报;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06.01.002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运用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闽北地区气象和环境因子及松墨天牛发生量的实测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2个预留调查点的平均预测精度达97.2%,预测准确率为100%.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马尾松毛虫的有虫面积 [J].
朱寿燕 ;
陈绘画 ;
崔相富 .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1) :53-55
[2]   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对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的预测 [J].
张映梅 ;
李修炼 ;
赵惠燕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S1) :9-12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J].
陈绘画 ;
朱寿燕 ;
崔相富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2) :159-165
[4]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J].
唐启义 ;
程家安 ;
蒋学辉 ;
钱东兰 .
植物保护学报, 2002, (03) :205-209
[5]   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及其在害虫预测中的应用 [J].
马飞 ;
许晓风 ;
张夕林 ;
程遐年 .
昆虫知识, 2002, (02) :115-119
[6]   BP网络模型和LOGIT模型在森林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初报——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为例 [J].
张爱兵 ;
陈建 ;
王正军 ;
李典谟 ;
田洁 .
生态学报, 2001, (12) :2159-2165
[7]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的BP神经网络预测 [J].
胡小平 ;
杨之为 ;
李振岐 ;
邓志勇 ;
柯长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03) :28-31
[8]   松墨天牛卵期的预测预报 [J].
韩兵 ;
濮厚平 ;
王蒙 ;
杨琴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247-249
[9]  
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进化计算.[M].阎平凡;张长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