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日龄及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53
作者
周小娟
朱年华
张日俊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鸡肉; 品种; 饲养方式; 肌苷酸; 肌内脂肪; 互作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31 [鸡];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日龄和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选取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各240只,每个品种均分笼养和地面平养2种饲养方式,每种饲养方式120只鸡(均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在21和42日龄分别比较2种饲养方式下鸡的胸肌IMP和IMF含量,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IMP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品种和日龄对鸡肉IMP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IMF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笼养显著高于平养(P<0.05),3个因素对鸡肉IMF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脂肪酸含量除C18:2和C24:0为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外,其余脂肪酸则为AA肉鸡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AA肉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除C18:0、C20:0和C22:0外,品种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日龄对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养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0.05);3个因素对鸡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知,北京油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以及脂肪酸C18:2和C24:0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42日龄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显著高于21日龄鸡,平养鸡鸡肉的IMF含量、饱和脂肪酸C14:0、C18:0、C20:0和C22:0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低于笼养鸡,品种和日龄对鸡肉的IMP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51 / 12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影响鸡肉风味的因素 [J].
赵伟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05) :210-212
[2]   优质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与屠宰及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J].
张小玲 ;
蒋小松 ;
杜华锐 ;
朱庆 .
中国家禽, 2006, (05) :14-16
[3]   不同鸡种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J].
李慧芳 ;
陈宽维 .
扬州大学学报, 2004, (03) :9-11+32
[4]   品种和日龄对鸡肉滋味呈味物及香味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J].
李建军 ;
文杰 ;
陈继兰 ;
赵桂萍 ;
郑麦青 .
畜牧兽医学报, 2003, (06) :548-553
[5]   饲养方式和饲喂水平对鸡肉肌苷酸含量及肉质的影响 [J].
韩剑众 ;
桑雨周 ;
周天琼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 (09) :9-10
[6]   中国部分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 [J].
陈国宏 ;
侯水生 ;
吴信生 ;
王克华 ;
陈宽维 ;
李建凡 .
畜牧兽医学报, 2000, (03) :211-215
[7]   四种不同类型鸡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J].
岳永生,陈鑫磊,牛庆恕,马鸿胜,王振勇 .
中国畜牧杂志, 1996, (02) :30-32
[8]  
A comparison of the flavour volatiles from cooked beef and pork meat systems .2 Mottram D S,Edwards R A,Macfie H J H. Journal Science Food Agriculture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