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上诉问题重述:以认罪认罚案件为例

被引:37
作者
郭烁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上诉权; 二审程序; 职权主义; 对抗制;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20.03.01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中,有公诉机关以"抗诉加刑"应对被告人"反悔上诉",此种变相剥夺被告人上诉权的做法于法无据,且有违"上诉不加刑"等基本原理。"应否限制认罪认罚被告人上诉权"的问题,需要在考量我国上诉审运作逻辑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状况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上诉权理论以及若干比较法经验,应明确认罪协商之基石在于"对抗基础上的合意",需有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保障;而认真观察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渊源及司法实践,不难发现该制度运行充斥着职权主义,甚至强职权主义色彩。在完全实现审前正当程序保障、一审庭审实质化之前,我国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将仍遵循"职权主义自我修正"的逻辑主线——全面保障被追诉人的上诉权是题中之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6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认罪认罚案件上诉问题研究 [J].
赵菁 .
法学论坛, 2020, 35 (01) :152-160
[2]   回归权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困境及理论反思 [J].
闵春雷 .
法学杂志, 2019, 40 (12) :1-11+153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基本问题——《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理解和适用 [J].
苗生明 ;
周颖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6) :3-29
[5]   刑事诉讼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J].
陈卫东 .
政法论坛, 2019, 37 (06) :18-30
[6]   论认罪认罚案件救济程序的改造模式 [J].
周新 .
法学评论, 2019, 37 (06) :182-193
[7]   比较法视野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兼论刑事诉讼“第四范式” [J].
熊秋红 .
比较法研究, 2019, (05) :80-101
[8]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的检察监督 [J].
鲍键 ;
陈申骁 .
人民检察, 2019, (12) :57-60
[9]   美国辩诉交易中反悔后的救济问题研究及制度启示——基于对2018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分析 [J].
张宏宇 ;
谢祺 .
天津法学, 2019, 35 (02) :67-72
[10]   认罪认罚案件的二审程序——从上诉许可制展开的分析 [J].
牟绿叶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3) :1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