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被引:7
作者
胡位荣 [1 ]
刘顺枝 [1 ]
张昭其 [2 ]
蒋跃明 [3 ]
季作梁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荔枝果实; 多胺; 冷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7.1 [荔枝];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d后明显增加,膜透性快速增大,21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Put进一步积累,而Spm含量下降,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并延迟7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冷害对荔枝果皮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J].
胡位荣 ;
张昭其 ;
季作樑 ;
刘顺枝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6-9
[2]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J].
李建国 ;
刘顺枝 ;
王泽槐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02) :153-156
[3]   ABA和腐胺处理减轻香蕉果实贮藏冷害 [J].
王勇 ;
陆旺金 ;
张昭其 ;
谢会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06) :549-554
[4]   热处理减轻柿果冷害与内源多胺的关系 [J].
罗自生 ;
席玙芳 ;
楼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4) :429-432
[5]   采后果蔬贮藏时冷害与多胺的关系 [J].
郑永华 ;
席芳 ;
李三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5) :485-490
[6]   多胺与枇杷果实冷害的关系 [J].
郑永华 ;
李三玉 ;
席玙芳 ;
苏新国 ;
易云波 .
植物学报, 2000, (08) :824-827
[7]   采后桃果实中多胺和乙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J].
茅林春 ;
张上隆 .
园艺学报, 1999, (06) :360-363
[8]   多胺与芒果贮藏冷害的研究 [J].
季作梁 ;
洪汉君 ;
张昭其 ;
李雪萍 .
热带作物学报, 1998, (03) :28-32
[9]   黄瓜、番茄冷害以及黄瓜温度预处理与多胺的相关性 [J].
范华 ;
冯双庆 ;
赵玉梅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108-112
[10]   荔枝果实的冷藏适温与冷害 [J].
黄晓钰 ;
康德妹 ;
季作梁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3)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