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7
作者
侯怀银 [1 ]
郭建斌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现象学; 教育学; 现象学教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现象学教育学于1928年开始在中国传播,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现象学教育学的传播推进了我国教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拓展了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致思方式;丰富了研究者对教育学元问题的思考;推动了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反思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需要加强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传播,挖掘中西方教育的结合点,建立原创的中国教育学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与德国研究风格的形成——访谈德国教育学家布因克曼教授 [J].
李政涛 ;
林小遐 .
教育研究, 2014, 35 (07) :136-143
[2]   现象学影响我国教育研究的三种形态 [J].
荣司平 .
教育科学 , 2014, (03) :18-22
[4]   论教育现象学的演变及其趋势 [J].
郭莹 .
基础教育, 2013, 10 (01) :19-25
[5]   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综述 [J].
夏涛 .
教育科学论坛, 2013, (01) :62-64
[6]   论现象学教育哲学 [J].
张阳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4) :118-123
[7]   教育现象学的发展历程 [J].
王萍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13 (09) :70-74
[8]   现象学教育学的源与流:从乌特勒支到阿尔伯塔 [J].
蒋开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01) :7-10
[9]   教育现象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J].
李树英 ;
王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 (03) :40-45
[10]   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 [J].
黄力群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2)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