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站点合理步行可达范围建成环境与轨道通勤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

被引:48
作者
申犁帆 [1 ]
王烨 [2 ]
张纯 [3 ]
姜冬睿 [4 ]
李赫 [5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4]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5]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轨道站点; 合理步行范围; 建成环境; 通勤行为;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轨道站点步行可达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潜在通勤者的角度出发,划定轨道站点的合理步行可达范围,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利用大数据方法从"宜出行"程序中提取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相对人口数据,结合2017年9月10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的轨道站点刷卡数据得到该站点的相对乘车率。基于数据的非正态分布特征构建GARCH模型,分析早高峰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站点相对乘车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始发轨道站点与站点乘车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站点所在线路的换乘概率与站点乘车率具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2)轨道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与乘车率显著正相关;(3)小区—站点的路径转折数和步行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数等可步行性特征对轨道交通通勤行为无显著影响,步行范围的公交车站密度与站点乘车率正相关;(4)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用地混合度与乘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5)合理步行范围内的路网密度以及早高峰拥堵道路比与乘车率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呈现正向关系;(6)共享单车订单数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7)相比手机信令数据,"宜出行"定位数据的精度更高,适用于分析微观尺度下的实时人口分布及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423 / 24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21]  
Using Equivalent Walking Distance to Assess Pedestrian Accessibility to Transit Stations in Singapore[J] . Piotr Olszewski,Sony Sulaksono Wibowo.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 2005 (1)
[22]   步行和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时空阈值研究 [J].
严海 ;
杨荣荣 ;
熊文 ;
刘涛 ;
陈楠 .
城市交通, 2013, 11 (02) :83-90
[23]   手机数据在交通调查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J].
冉斌 .
城市交通, 2013, 11 (01) :72-81+32
[24]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范围附视频 [J].
张宁 ;
戴洁 ;
张晓军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 (05) :46-49
[25]   大城市街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研究——以杭州城西为例 [J].
韦亚平 ;
潘聪林 .
城市规划, 2012, 36 (03) :76-84+89
[26]   出行者公交出行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J].
白玉方 ;
李林波 ;
吴兵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1) :72-76
[27]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分析 [J].
杨励雅 ;
邵春福 ;
李霞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35 (06) :1-6
[28]   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 [J].
陈燕萍 ;
宋彦 ;
张毅 ;
彭科 ;
张芩 ;
金鑫 .
城市交通, 2011, 9 (05) :80-85+27
[29]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GIS公共服务设施选址 [J].
刘李霞 ;
毕华兴 ;
孔宪娟 ;
李宇飞 ;
王昆 ;
许华森 ;
鲍彪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 (05) :46-49+113
[30]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 [J].
宋正娜 ;
陈雯 ;
张桂香 ;
张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