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南大巴山前缘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33
作者
李岩峰 [1 ]
曲国胜 [1 ]
刘殊 [2 ]
张虹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2] 中石化西南研究院
关键词
双重构造; 滑脱层; 变形机制; 米仓山; 南大巴山;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盆山结合部地表地质和石油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米仓山前缘构造、南大巴山前缘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发现了二者的共性和不同,二者均以双重构造为主,通过古生代构造层的叠置,而迅速抬升出露地表,米仓山前缘以被动顶板双重构造为主,即典型的"三角带"构造,南大巴山前缘以主动顶板双重构造为其显著特征;初步分析了原因,区域滑脱层,特别是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膏盐岩滑脱层及古生界泥页岩滑脱层,构成了顶板和底板逆冲断层,其间的台地相碳酸盐岩构成了断夹块,受米仓山早期基底隆升和侧向挤压,形成了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南大巴山递进挤压变形,形成了主动顶板双重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库车坳陷盐相关构造与有利油气勘探领域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杨文静 ;
陈书平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4) :404-411
[2]   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的结构构造和演化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徐振平 ;
汤济广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288-299
[3]   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王清华 ;
余一欣 ;
万桂梅 ;
杨文静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300-307
[4]   四川叠合盆地盆山耦合特征分析 [J].
姚根顺 ;
李大成 ;
卢文忠 ;
徐政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35-444
[5]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 [J].
李智武 ;
刘树根 ;
罗玉宏 ;
刘顺 ;
徐国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294-304
[6]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规律 [J].
王海荣 ;
王英民 ;
刘振湖 ;
周爱华 ;
黄奇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275-282
[7]   江汉叠合盆地及邻区中生代以来盆山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J].
徐政语 ;
姚根顺 ;
林舸 ;
郭庆新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305-311
[8]   大巴山前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伸展构造研究 [J].
张林 ;
魏国齐 ;
杨威 ;
张培军 ;
吴世祥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60-64
[9]   楚雄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J].
谭富文 ;
尹福光 ;
许效松 ;
陈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45-352
[10]   渝东构造样式分析与成因解析 [J].
徐政语 ;
李大成 ;
卢文忠 ;
林舸 ;
刘池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1)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