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被引:25
作者
钟秋生
陈常颂
张应根
游小妹
林郑和
陈志辉
王贵芳
陈荣冰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法; 丹桂; 乌龙茶; 香气;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05.010
中图分类号
TS272.7 [产品标准与检验];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分析丹桂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并比较利用同一品种鲜叶原料制成的绿茶、红茶和白茶的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丹桂乌龙茶以醇类(44.27%)、碳氢化合物(22.15%)、酯类组分(12.29%)为主,其余组分含量较低,醛类、酮类、含氮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19%、3.98%、3.28%。丹桂绿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54.62%)、酯类(18.92%)和碳氢化合物(18.11%)为主,丹桂红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47.78%)、醛类(26.08%)和酯类(11.07%)为主,丹桂白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49.64%)、醛类(17.25%)和酯类(11.12%)为主。丹桂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27.1%)、芳樟醇及其氧化物(10.94%)、香叶醇(4.04%)、苯甲醛(0.81%)、苯乙醛(6.01%)、β-紫罗酮(2.78%)、顺-茉莉酮(0.57%)、顺-己酸-3-己烯酯(1.25%)、3-甲基丁酸-2-苯乙酯(2.47%)、顺-苯甲酸-3-己烯-1-酯(1.56%)、法呢烯(15.63%)、吲哚(1.64%)、十四烷(2.02%)等。经对比发现,加工工艺上的差异造成了丹桂制不同茶类在香型和香气成分上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J].
陈常颂 ;
张应根 ;
钟秋生 ;
陈荣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02) :165-171
[2]   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J].
钟秋生 ;
陈常颂 ;
游小妹 ;
陶湘辉 ;
张应根 ;
陈荣冰 .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25 (04) :468-474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J].
王力 ;
蔡良绥 ;
林智 ;
钟秋生 ;
吕海鹏 ;
谭俊峰 ;
郭丽 .
茶叶科学, 2010, 30 (02) :115-123
[4]   萜烯类化合物与茶叶香气 [J].
吴勇 .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11) :123-125
[5]   板栗香型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研究 [J].
叶国注 ;
江用文 ;
尹军峰 ;
袁海波 ;
张瑞莲 ;
王志岚 ;
沈丹玉 ;
汪芳 ;
陈建新 .
茶叶科学, 2009, 29 (05) :385-394
[6]   轻重做青对凤凰单枞乌龙茶呈香物质的影响 [J].
王尔茂 ;
阮志燕 ;
孙颖 ;
苏新国 .
食品与机械, 2009, 25 (03) :23-26
[7]   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J].
钟秋生 ;
吕海鹏 ;
林智 ;
谭俊峰 ;
郭丽 .
食品科学 , 2009, (08) :182-186
[8]   金萱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J].
苗爱清 ;
凌彩金 ;
庞式 ;
赵超艺 ;
胡海涛 ;
曾文伟 .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09) :82-83+97
[9]   梅占茶不同环境做青过程香气形成及其变化 [J].
郭玉琼 ;
詹梓金 ;
金心怡 ;
郭雅玲 ;
赖钟雄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5) :115-119
[10]   不同采摘季节对重发酵单枞茶香气品质影响研究 [J].
郑挺盛 ;
张凌云 .
现代食品科技, 2007, (02) :11-15